從最新人口普查數據來看,我國65歲及65歲以上的老人數量占到了全國人口的13.5%,已經遠遠超出了世界老齡化9.3%的平均水平。所以說目前我國所面臨的人口老齡化現狀是非常嚴峻的,而相關的養老問題也會更加嚴重。
國家面對人口老齡化的現實情況,對于眾多老年人口的養老生活也在想辦法解決,其中最主要的一項措施就是完善養老保險服務體系。比如說對養老金實行了連續上漲,擴大了基本醫療保險體系的覆蓋范圍,以及對一些特殊老人群體實行政策補貼等等。
除此之外,國家考慮到人均壽命的延長以及社會勞動力供給方面的問題,在十四五的相關規劃中也明確表示,對于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以及實行延遲退休的政策也是處于不斷完善之中?;蛟S有一部分人對于延遲退休的政策是有所不滿的,畢竟這就意味著人們的工作年限需要延長,而相對應的退休時間就會得到延遲。
其實從全世界范圍來看,那些與人口老齡化息息相關的發達國家對于延遲退休的政策早已實施,而且目前我國男性60歲退休的標準與國際上的退休標準是相對滯后的。所以效仿發達國家,通過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使得那部分有工作能力的職工能夠繼續通過勞動來獲取報酬也是現實情況所需。
而且對于農村地區的老人而言,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說,他們在退休之后所能夠領取的養老金是非常少的。在物價不斷上漲以及經濟壓力不斷增大的今天,這部分人選擇通過其他的途徑進行再就業來獲得收入,使得自身所面臨的經濟壓力也就相對減少。
不僅如此,不斷增加的老年人口,也會進一步加劇國家所面臨的養老財政壓力。畢竟國家每一年所向退休老人所發放的養老金數量是非常龐大的,從相關的數據來看,我國已經連續幾年都處于養老金財政赤字的狀態。所以實行延遲退休,讓那些有能力的人繼續通過工作來獲取收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減國家所面臨的養老壓力。
金錢是物質生活的基礎,對于生活在農村地區的老人們來說,他們退休之前所獲得的實際收入以及退休之后所領取的養老金,可能僅夠滿足基本的衣食所用。除此之外,就沒有多余的錢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了,甚至在遇到一些看病吃藥的情況,也需要依靠子女才能夠實現。所以對于他們來說,獲得更多的收入是十分重要的,很多農村地區的老人可能到了六七十歲的時候依舊有賺錢的需求,超齡農民工的現象在很多城市地區也能夠經常見到。
不可否認的是,原本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很多勞動力在進城務工之后,主要是通過自己的體力勞動來獲取收入的,而建筑工地也成為他們的工作場所。只不過近段時間多個地區的住建部門的清退令,卻讓很多農民工失去了養老的保障。
比如說上海,天津,深圳,南昌等一些城市強調了對于建筑企業的用戶年齡要求,其中,年滿60周歲的男性以及連忙50周歲的女性農民工是被很多建筑施工單位禁止聘用的。并且那些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是無法進入到施工現場進行工作的。在這樣的政策之下,那些原本依靠著體力勞動來謀生的農民工,就因為年齡方面的限制從而失去了工作,而這一部分群體的數量是比較廣泛的。
據了解,現在很多建筑工地的工作人員都普遍存在年齡過大的現象,其中50歲以上的建筑工地的農民工數量占到了總量的24.6%。所以說在清退令的政策之下,這些年齡不符合要求的農民工是很難再找到工作的?;蛟S有一部分人覺得這樣的政策使得那些原本可以依靠體力勞動謀生,到農民工朋友失去了工作,從而危及到了他們的養老生活。但是對建筑單位的用工進行年齡方面的限制,也是基于現實情況來考慮的。
在相關的數據統計中,這些年來建筑行業所出現的意外事故其中因公受傷或死亡的大多數都是60歲及以上的工作人員。而且根據相關的規定顯示,年滿60歲的人其實已經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些人與用工單位進行勞務合同簽訂知識是不會受到勞動法約束的,他們發生意外事故,企業單位也不會為他們承擔醫療方面的賠償。那么廣大的農民工朋友們在清退令政策之上又應該怎么來獲取收入來源呢?
對于那些已經到了退休年齡,卻依舊想要賺取收入來源的人們來說,返鄉就業未必不是一個不好的選擇。畢竟在近兩年來,國家對于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有了一定的政策傾斜,鄉村旅游業以及相關的新型服務行業也逐漸崛起,在這種情況之下,那些返鄉就業的人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結語:
從總體上來說,隨著建筑行業對于用工年齡的限制,那些年滿60周歲的男性以及年滿50周歲的女性很難再通過普通的體力勞動而獲得就業機會。在這么背景下,繼續留在城市對于這部分群體來說可能就不太現實,隨著農村地區的發展情況逐漸轉好,返鄉務農以及回鄉就業可以成為他們的選擇。
今日話題:清退令下,2類人難養老!60歲農民或無活可做!要咋辦?
本文標題:清退令下,2類人難養老!60歲農民或無活可做!要咋辦?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shenghuo/22603.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