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養老,何以被賦予新期待?
時間:2022-12-09 20:01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一個老去的村莊如何養老?據報道,北京郊區某村作出積極探索:推行鄰里互助、組建志愿隊伍、設立養老管家……為備受關注的互助養老再添新樣本。
從河北肥鄉的互助幸福院,到江蘇泰州、廣東大穩村的時間銀行……近年來,在養老資源相對不足的農村,以老助老被賦予了更多期待。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農村親鄰睦里的傳統,是互助養老的天然基因。一方面,很多老人在情感上比較脆弱,安土重遷的情結比較濃:隨子女進城,意味著要重新適應,缺乏熟人社會的安全感;被送進養老院,又擔心經濟負擔重、子女被人議論。成本低、離家近、方式靈活的就地養老,不失為現有模式的重要補充。
從信任成本的角度來看,鄰里之間也更知根知底。老人們普遍經歷過長期的集體生活,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乃至情感上,都比較接近,無形的道德約束,更是互助養老得以運行的關鍵。
當然,互助養老要走穩走遠,不能止于單打獨斗式的自救。互助養老也有不少短板:缺乏專業培訓,難以保證服務質量;缺乏風險防范機制,權責關系模糊不清;資金來源單一,志愿隊伍也在老化,等等。
這還需頂層設計在政策、法律、資金等層面,推動其規范化和制度化,引入現代社會的組織形式,吸納更多外部力量。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互助養老,何以被賦予新期待?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shenghuo/2834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