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失能老人是個良心活兒
時間:2022-12-09 20:00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今年是劉鳳榮進入家政行業的第八年,從最初自己干護工,到專門去北京進修,再后來回老家開了一家名為暖心的家政公司,劉鳳榮深知護工這份工作的苦與樂。
如今,80后、9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生病后誰留在身邊陪護,成為他們不得不面對的難題。接受《民生周刊》記者采訪時,劉鳳榮說。
相比保姆,護工一般具備專業的護理知識和技能,能夠對術后病人、植物人、癱瘓臥床患者等進行專業康復護理,減輕患者家庭負擔。
當好一名護理員,不是容易的事,工作量大、責任度高。這職業看似普通,其實挺鍛煉人的技能,也考驗良心。8年間,劉鳳榮培訓出一批批優秀護工,也見證了太多家庭的悲歡離合。
▲劉鳳榮
照亮患者半邊天
誰家父母沒有生病需要照顧的時候?用真心換真情,家屬能把咱當成親人,就是咱做這份工作的價值。這是劉鳳榮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劉鳳榮告訴記者,護工一般分兩種,醫院護工和家庭護工,像從暖心家政走出去的,大多是家庭護工。
從病人的吃喝拉撒,到簡單的康復按摩,再到日常陪伴,都在家庭護工護理范圍內。劉鳳榮說,由于服務對象大多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失智老人,對護理的需求很高,除了需要掌握各項護理技能,護理員還幾乎要和老人24小時同吃同住,這意味著,護工必須具有足夠的愛心、耐心和細心。
劉鳳榮回憶起暖心家政服務過的一個家庭。56歲的杜女士居住在縣城,家庭條件優渥,前些年出車禍受傷后,先后輾轉北京、濟南多地治療,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由于傷勢較重,杜女士需要常年做康復治療。但相較于身體的病痛,心理失衡是她最大的痛苦。
出院后,情緒一直很低落,從以前的行動自由到現在臥床需要人伺候,難免心情抑郁,動不動就發脾氣。面對這種情況,每當護工找劉鳳榮訴苦時,她總是耐心傾聽,并盡量開導:人生病的時候是最脆弱的。兒子在大城市上班,丈夫在外地做生意,一年到頭回來次數屈指可數,都是女人,咱又干的這份工作,多理解一下。
除了安撫護工,只要一有工夫,劉鳳榮就會提些水果看望杜女士,陪她聊天,給予精神寬慰。一來二去,杜女士和家人深受感動。
她兒子每次回來都會跑到我這兒表達謝意。我們用心,也是替他們當兒女的盡孝心。劉鳳榮始終認為,陪伴與照護,看似不足為道,但對于病床上的患者而言,卻能照亮他們的半邊天。
專業護理有講究
除了有足夠的愛心、耐心和細心,學會與患者相處,一名好的護工還要能吃苦、不怕臟,具備專業護理知識和高超的職業技能。
令劉鳳榮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位78歲的老人。這位老人退休前是教師,素質高,生活講究,丈夫去世后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兩年前的一天,老人不慎摔了一跤,生活從此無法自理。女兒和女婿都是80后獨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平時上班都很忙,沒時間照顧母親,請護工成了家里唯一的選擇。
對于護工來說,照顧失能失智老人,無論從專業技能還是勞動強度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老人排便后,一定要清洗,照顧臥床失能老人,每次翻身時都要拍打按摩幾分鐘,舒筋活血,防止老人肌肉萎縮。劉鳳榮說,觀察他們的排便情況也非常關鍵。老人排便正常,說明吃飯就正常;吃飯正常,身體才有抵抗力。老人平安不生病,護理人員就踏實了。
除了照顧飲食起居、處理大小便,幫老人洗臉、擦背、清洗身體也有一套流程和標準。
護理員幫老人清洗時,先從洗臉開始,一定要洗干凈,這樣老人才會舒服。洗臉也要講究方法,手法要正確,動作不能太猛、太重,要由上而下。洗完臉后開始洗手,針對不同的老人,洗手也有講究。血栓后遺癥的老人一定要檢查指縫,防止出現糜爛,每天都要觀察,保持干燥,一旦發現糜爛,一定要清洗消毒,涂上爽身粉。講起這些細節,劉鳳榮頭頭是道。
此外,不同于普通護工,專業護工還要承擔為患者吸痰、換藥敷藥、康復按摩等護理工作。這份職業雖辛苦,但收入相對來說還不錯,陪護收費標準每天在180元到260元不等,一般護工一個月基本能掙4000元,活多時還要多一些。雖然辛苦,但對于縣城下崗職工或進城務工人員來說,大部分人挺滿足的。劉鳳榮說。
完善行業規范
從目前市場需求來看,護工行業前景可觀,但從某種含義上講,這是個夾縫中生存的行業。
護工需要24小時待命,沒有休息日;大多數人不是正式職工,卻是彌補家庭和醫院照護力量不足的中堅力量;他們常常被人忽視,權利甚至尊嚴得不到保障。
劉鳳榮向記者坦言,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住院患者對護工的需求不斷增加,再加上護工門檻低、流動性大、更換率高,護工隊伍人數快速攀升。
護工獨特的職業屬性決定了市場對護工要求偏低,一般不限學歷,年齡最好是四五十歲,吃苦耐勞、手腳麻利就行。但是,真正優質、達到標準的護工缺口仍然較大。
劉鳳榮說,就暖心家政而言,多數護工的年齡集中在45~55歲,60歲以上的護工也不在少數。其中,多數來自農村,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而且,由于大部分護工屬于進城務工農民,他們農忙時節往往需要返鄉務農,工作有季節性,這就造成護工人員流動性大。同時,勞動合同法也無法保障行業人員的實際工作內容、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等,因此很難對護工和公司進行約束。
劉鳳榮呼吁,希望有關部門完善行業規范,制定相關標準,引導護工行業發展走向專業化、職業化,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護工隊伍。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照護失能老人是個良心活兒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shenghuo/2825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