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上海常住人口2487.09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為581.55萬人,占23.4%,超過了全國平均比例18.70%。而且上海人平均預期壽命超過了80歲,年紀大了以后需要的是一份穩定的養老金待遇,好在今年的養老金又要漲了。
目前上海的人均養老金為4608元,按照今年上漲比例4%來算,人均可以上漲的養老金4608*4%=184元,上漲后的人均養老金就是4592元,不得不說,上海的實力還是杠杠的。不過具體每個人上漲多少,還得看調整方案。
上海往年通常是第一個公布調整方案的,所以上海的調整方案一直就像一個風向標,備受關注。今年公布時間稍晚,7月15日,上海人社局宣布了2022年養老金調整細則,在這之前,已經有多個地區公布調整方案。上海的調整方案一直極具個性化,去年有三個特征,定額調整標準高,掛鉤調整采取單掛鉤,高齡傾斜年齡門檻低,今年又有何變化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從上海公布的方案來看,仍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三步走的方式來進行。和去年相比,主要有三大變化影響退休人員漲錢多少,具體分別表現為:定額調整標準下降;掛鉤調整從單掛鉤改為雙掛鉤模式,恢復了掛鉤繳費年限掛鉤調整;高齡傾斜調整方式改變。我們接著來看看各調整方式的具體變化。
第一,定額調整標準今年每人每月增加60元;去年是統一上調70元。今年下降了10元,下降幅度較大,不過在全國仍然算是比較高的標準。
第二,掛鉤調整標準今年采取雙掛鉤模式,分別掛鉤繳費年限和基礎養老金調整。掛鉤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方面,每滿1年每月增加1元,增加額不足15元的,補足到15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方面,是按照2021年12月份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增加1.9%。去年只掛鉤養老金水平調整3%。今年雖然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比例下降,但是繳費年限可以參與調整,上漲的養老金可能不降反增。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繳費年限和養老金水平,代入計算去年和今年的掛鉤調整標準,看看哪年上漲更多。
第三,傾斜調整標準今年上海對高齡退休人員的傾斜調整變化較大,和去年山東的高齡傾斜調整方式有類似之處,采取常規的高齡傾斜調整和特定年齡傾斜調整相結合的方式,常規高齡傾斜調整標準為: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1947年至1951年期間出生)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5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1942年至1946年期間出生)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年滿80周歲(1941年及以前出生)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另外,特殊高齡傾斜調整是對特定年齡的退休人員傾斜調整,分別為2021年當年內女年滿60周歲(1961年出生)、男年滿65周歲(1956年出生)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50元。
去年上海是對女性滿60歲男性滿65歲,均額外每月增加20元。今年的調整方式更加細化,調整標準也更高,體現了對高齡老人的關懷。
舉例計算:我們再來舉例計算上海今年養老金調整時,能漲多少養老金。假設上海的王爺爺今年73歲,繳費年限35年,基礎養老金6580元。
那么王爺爺定額調整60元,掛鉤繳費年限調整35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6580×1.9%=125元,高齡傾斜調整25元。總的上漲了210元,漲幅為3.2%,低于總體漲幅4%。
上海其余退休人員可以按照調整標準代入自己的各項數據進行計算,提前看看今年能漲多少養老金。
總的來看,今年上海各調整方式均有變化,特別是掛鉤調整和高齡傾斜調整部分,和去年相差很大,不過標準在全國來說還是算是比例高的,特別是定額調整60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1.9%,高齡傾斜特定年齡漲150元,都是讓人羨慕的。最大的亮點還是恢復掛鉤繳費年限調整,在保持"多繳多得"原則的前提下,堅持了長繳多得。
本文標題:上海202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公布,方案怎么變?看看你能漲多少?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shenghuo/2299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