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興技術正在改變養老這件事
時間:2022-10-01 14:21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AI問診、檢測生命體征的智能化多功能護理床、服務認知障礙老人的定位設備……新興技術正在改變養老這件事。
為推進智慧養老產業發展,上海市民政局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家庭照護床位遠程支持、老年人護理、認知障礙老人防走失等12個智慧養老應用場景需求,需求清單發布以來,得到了業內人士積極響應。
惠澤康護是一家通過實體康復醫院和互聯網平臺為客戶提供康復+護理融合服務的機構,旗下的智慧云平臺將患者、家屬、醫生、治療師、康護師無縫銜接在一起,從而實現系統化、數據化、規范化、個性化的康復服務。
陳曉青是惠澤康護的一名康護師,每天,她都按照智慧云平臺發送至智能平板上的康護方案輔助患者完成康復訓練小到每個動作的幅度和次數,大到整個康復的進度,都由人工智能根據每個患者的情況制定。與此同時,患者佩戴的數字康護設備及輔助器具也可識別康復動作的程度和頻次,并將數據傳回智慧云平臺,從而進一步優化并適時調整康復方案,實現線上+線下面診+遠程的組合。
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長者綜合照護家園通過智能床墊記錄用戶的心跳、呼吸、脈搏等生命體征,進行實時數據比對,一旦發現異常,床墊即刻會觸動報警系統,將險情發送給照護者和家屬。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癡呆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黃延焱認為,虛擬現實技術與老年認知訓練結合有望成為緩解老年認知障礙癥狀的福音。
黃延焱告訴記者,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VR實驗室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共同開發了一套認知訓練與評估系統,該系統包括多個日常生活任務仿真平臺,通過情景交互讓使用者身臨其境,對使用者的計算力、記憶力、注意力等多項認知功能進行訓練,并通過后臺大數據分析,針對不同患者的認知功能狀態,設計個性化的訓練任務,達到個性化醫療及精準醫療的目的。
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智慧養老專委會主任楊武慶表示,未來,智慧養老的發展將重點圍繞醫養結合、互聯網+、智能設備、大數據應用等,發展智慧養老不僅惠及民生,也有利于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