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1+9+X三級養老服務體系,擦亮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
時間:2022-10-01 14:21 來源: 作者:小通 人瀏覽
這里就是我的家!自從我搬來這住,生活豐富多彩,兒女終于能放心了。10月6日,在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九如城康養中心居住區,今年82歲的路秀芝熱情地招呼記者到她家中做客。房間內,助老設施、冰箱、電視等家具家電井井有條,門口張貼著喜氣的對聯和福字,走廊里時不時有鄰居串門。二樓活動室內,幾位志愿者正給老人免費理發,七八位老人坐在沙發上等待,聊得熱火朝天。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每個家庭的深深關切,也是全面小康不可缺失的一環。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現有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7.33萬,占全區戶籍總人口約20%。如何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讓老年人安度晚年?云龍區以養老服務集成改革為契機,按照政府搭臺、市場推進、社會運作思路,推動養老機構改革,全面激活養老服務市場,社區和居家養老工程提速,給老年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自2017年云龍區九如城康養中心投入運營以來,就以其鮮有的規模化、規范化、綜合化而大受歡迎,如今更是一床難求。云龍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李信光介紹,云龍區改革傳統運營模式,構建1+9+X的三級養老服務體系,由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個區級養老健康產業園、9個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10個街道老年中央廚房引領。云龍區九如城康養中心正是該區著力打造的公辦民營區級養老健康產業園。
每個月我們會一起慶祝生日,大家排練節目,工作人員帶我們一起唱歌吃蛋糕,就像個幸福的大家庭。路秀芝身著一件漂亮的連衣裙,精氣神十足。去年5月搬來的第一天,她就加入了中心的模特隊,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加入社團,精神生活很充足!
從醫療康復到專業護理,從營養配餐到生活照料,云龍區養老健康產業園已成為集日間照料、保健康復、學習娛樂、精神慰藉、智慧養老等五大功能于一體的老年人頤養家園。
云龍區現有九家養老機構,共有養老床位2944張,滿足了部分老年人的頤養需求。
現階段,養老主要還得依靠社區。在民富園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徐州市社康老年服務中心主任王志福告訴記者,社區內有大量的老年人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需求首先會來到社區。為此,云龍區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導型、連鎖型、機構延伸型、醫養結合養老綜合體型、物業服務型、社工服務型六大類養老服務模式,打造家門口的便利店,讓老人在選擇多樣化的同時,足不出戶就能得到各項服務。
民富園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有一個助餐點,每天會有六七位家中無人做飯的老人前來用餐,如果不方便出門,社區還能提供上門送餐服務。餐食由區里的十家老年中央廚房統一準備配送,加強安全監管的同時降低了備餐成本,最大程度惠及老年群體。
大韓社區利用物業現有設施和人員優勢,打造物業服務型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為小區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家政、維修等上門服務。
云龍、黃山社區醫院等六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深入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工作,推廣家庭醫療簽約服務18類,為上萬名老年人提供定期體檢、上門診視等服務,并加強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約服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簽約服務率達100%。
目前,全區78個社區已建成并投用61個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61個社區老年人助餐點。在社區居家養老中心建立健康小屋家庭醫生工作室共16家,為轄區內的老人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健康管理、咨詢和康復護理服務。
云龍區聚焦不同層次養老需求,把養老改革方向由小眾向大眾、由補缺向普惠轉變,形成政府+社會+市場合力,推動養老從事業向產業發展。
社區居家養老中心的建立,極大方便了養老集成改革供給側的融合優化。云龍區將社區建設與社區養老并軌同步推動,通過構建區街道社區小區四級服務網絡,整合調配醫療、家政、送餐、護理、志愿服務等各類服務資源,為居家老年人及時提供點單式上門服務28項。
周邊小區不少老年人需要我們的助浴、助餐、助行、助醫、助購、助游、助康等居家服務,有需求就會找我們。王志福說。2018年以來,全區社會組織與社會工作者共開展為老服務1.2萬多次,惠及老人2.8萬多人。
如今,高科技賦能智慧養老,重塑了養老的內涵和形式。云龍區以互聯網+為主線,串起居家養老、社區為老、醫養結合,形成家院融合養老模式。在全區重點扶持培育六家互聯網企業,依據老人需求,研發多種養老智能穿戴設備、服務軟件,線上提供文化娛樂、生活照料、義診、助餐、助醫、助急等居家和社區日間照料服務26項。全區養老信息服務平臺優化升級后,鼓勵引導社會力量組建、吸納各類為老服務資源。目前,云龍區養老智慧平臺已納入50多家服務團隊,提供社會化服務3萬多人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三年來,云龍區齊抓共管,健全組織保障、加強政策扶持、強化部門聯動,共投入養老服務改革專項資金2118萬元,對養老事項開展一條龍服務,簡化各類審批程序六項,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擦亮了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