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牢民生底線,滕州市打造多層次養老服務格局
時間:2022-10-01 14:17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右典照護濟南泉芯養老服務中心在服務過程中,根據特困老人的的實際需求,從衛生保潔、生活照料、助行及代辦服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安全護理6項照料服務中,為老人制定個性化、專業化服務項目,并對服務進行監督、評價……12月22日,滕州市民政局舉辦的滕州市特困老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的績效評估正在進行,各項目負責人通過PPT展示、介紹項目的實施情況。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滕州市不斷拓展服務形態,強化服務保障,健全綜合監管,搭建養老服務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兜底保障更有溫度、普惠服務更具品質的四梁八柱,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滿足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提高政治站位,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滕州市委、市政府不斷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相繼出臺《關于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關于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關于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任務分工的通知》《關于加快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等,破除制約養老體系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成立醫養健康產業專班,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鞏固提升涵蓋市鎮村三級的醫養結合工作網絡。落實公辦敬老院改造、運營獎補政策,對滿足項目要求的每年每院給予不低于3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入住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每人每年分別給予3000元、2000元補貼。
針對全市人口結構,滕州市提出養老服務設施空間布局和規劃控制引導,明確中心城區和各鎮街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規模、建設方式、功能類型以及配置標準要求。
政府相關部門重點圍繞養老服務的土地使用、稅收優惠、金融支持、設施建設、人才培育、科技發展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特別將養老服務項目建設用地納入年度建設用地計劃,對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用地,以劃撥用地方式供地;工業企業轉型為其他用地的,優先用于發展養老服務業。發展服務業的資金重點向養老服務業傾斜。支持民間資本投資建設專業化的養老服務設施。對養老機構生活用電、用暖、用水、用氣執行居民價格,養老服務的工作合力和后勁進一步增強。
打通堵點,優先發展居家養老服務
完善為老服務標準、設施標準,以互聯網+智慧養老,實現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依托12349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網等手段建立系統服務與互動平臺,通過整合公共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家政服務、緊急救助等10大類百余項服務,讓90%以上的老年人居家獲得連續、穩定、專業的養老服務。鼓勵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鄰里互助、時間銀行等互助性養老探索,促進養老與教育培訓、健康、體育、文化、旅游、康復等產業融合發展。
消除盲點,大力推動社區養老服務
出臺《滕州市住宅小區配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和設施的建設、移交與管理實施細則》,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套達標,做到規劃、建設、驗收、交付四個同步。以塔寺社區示范性養老服務中心為引領,以配套社區養老服務用房為載體,發展社區連鎖化、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和日間照料中心,形成街道、社區、家庭有序銜接、功能互補的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目前,全市建設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2個,床位502張,確保老年人獲得全托、日托、家庭照護床位等便捷服務。
紓解難點,持續推進機構養老服務
積極推廣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運營模式,培育專業化、連鎖化、品牌化專業養老服務組織,民營養老床位占比達到60%。支持發展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護理型養老機構。2020年招商引資近80億元,建設光大美銘康養溫泉小鎮、市醫養健康中心、洲峰康養山莊等,突出醫養主業,打造集養老、養生、養心、養性、養德為一體的區域性康養文化綜合體,到2025年全市養老床位總數將從現在的7300余張達到2.2萬張,其中護理型床位占比60%以上。
把握節點,改進農村養老服務
盤活用好鎮街敬老院,持續改善設施條件、增強服務功能、提高運營效益,優先保障農村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供養對象入住需求。投資2億元,建設滕州市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對首批龍陽、木石、級索、柴胡店等鎮敬老院改造升級,在全省率先打破鎮域界限,全力打造一中心、四區域失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格局,并引入右典照護等知名專業機構實施托管運營,集中供養失能特困老人620人,全市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60%以上。
正視痛點,全面推進醫養結合
為滿足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對醫療康復照護服務需求,積極整合養老和醫療的兩方面資源,引導養老機構、醫療機構采取一院一策的形式,開展醫養結合,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和醫療健康服務的綜合需求。對已建成的滕州市老年服務中心等9家養老機構,引導同市人民醫院、中醫院等大型醫院合作,在機構內設置服務站或門診部。已運營的滕州市龍河灣養老康復中心成立國家一級中醫醫院滕州市龍河灣中醫醫院。以正規醫院為基礎,建設養老護理為主體的特色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如傷骨醫院老年養護院與醫院在同一院內,依托醫院資源,完美的實現醫養融合,融合率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