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千名老人養老床位41張,遷移式養老大潮將至?
時間:2022-10-01 14:17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盡管人口年齡結構相對年輕,但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正在逐步迎來一波養老浪潮。
這一浪潮的來源,既有人口年齡結構逐步提升,也有遷移人口逐步落戶所帶來的養老需求,還有大灣區內如香港、澳門等地遷移而來的養老人群。
從目前來看,大灣區養老基礎設施發展最好的是廣州,因為廣州是省會城市,加之老城區的老年人口占比較多,有不少養老院有500-600個床位。一位身居廣州、與當地多個養老院合作的養老策劃師王旭(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觀察到,目前不少流入廣州的外來人口會有養老需求,包括香港、澳門甚至一些已經移民的人群,也有來廣州養老的案例,未來廣州的養老壓力不小。
廣州壽星城養老社區市場部經理鄧亮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很多地方是未富先老,所以經常出現老人覺得住不起而養老機構又入住率低的兩難。目前,整體養老資源和需求之間的匹配落差可能將會長期存在,這需要企業不斷摸索和精細化運營,也需要政府相關政策的傾斜。
廣州養老基建領先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養老設施如何?
從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大城市來看,廣州的養老設施配備明顯領先于其他城市。
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的戶籍人口中,60周歲以上人口達175.51萬,占人口比重為18.40%。養老服務總床位7.14萬張,在9個城市中遙遙領先,戶籍一千名老年人口中平均養老床位40.68張。盡管如此,面對養老大潮,廣州仍然計劃增長養老設施。
廣州養老機構行業這幾年發展迅速,在老齡化背景和政府相關支持政策下,很多現代化的機構如雨后春筍開辦。鄧亮表示。
位于廣州的廣東頤年養老院客服部經理胡穗湘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她了解,這幾年廣州養老院發展較為迅速,政府也抓得很緊。像我們這些機構,基本上疫情期間民政部門經常都會來檢查工作,包括檢查資料和服務等各個方面。我們自己的養老院也發展很快,廣州這邊總共有三家,現在我們在從化又有一間很大的養老院正在進行一期建設。
和廣州相比,大灣區其他城市的養老設施配備相對較少。數據顯示,2019年底,9城中,養老床位排名第二的為肇慶市,達24610張。惠州在2018年底養老床位有18326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9.5張。佛山的最新數據顯示,養老床位17911張,在大灣區排名第四位。此外,中山、珠海擁有的養老床位不足1萬張。
為何會出現這一局面?鄧亮表示,養老行業是一個投入高但是回報慢的行業,重資產運營,物業成本和人工運營成本相對較高,因此收費不可能便宜,這導致很多老人覺得住不起。以他所在的養老院為例,從選擇的房型和身體情況不同,在3500元-7000元每月不等。
以大灣區另一核心城市深圳為例,截至2019年年底,深圳有33.76萬戶籍老年人,占總戶籍人口不足7%,是大灣區戶籍人口最年輕的城市。但深圳還有大量來當地居住的非戶籍老年人,老年人口發展呈現增長快、密度高、候鳥型、空巢化的趨勢。
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齡為35歲左右,不過深圳的養老機構發展起點較高,具有較強的發展優勢。
目前來看,深圳民營養老院的空置率不低。今年5月,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長皮勇華做客民心橋時表示,深圳養老床位增長迅速但同時養老床位空置率較高,其中民辦養老機構入住率僅為40%。
盡管面臨重重困難,但是大灣區多個城市已經把提升養老設施尤其是養老床位排上日程。
以佛山為例,根據《佛山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佛山計劃在2021年底前,建成兩家以上設有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或中醫院等的示范性養老機構;2022年底前再增加養老床位5000張,實現全市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
根據《東莞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到2022年底前,全市建成5所以上高端養老機構,新增養老床位1000張以上,由社會力量運營的養老床位占比超過50%。
遷移式養老大潮將至?
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來說,一個不可規避的問題是,盡管目前的人口年齡結構還年輕,但是變老已不可避免。
從戶籍人口上看,廣州、佛山、中山、江門和肇慶的60歲以上人口占比已經超過15%。根據《2019年廣州老齡事業發展報告和老年人口數據手冊》,除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的175.51萬老年人,還有37.34萬流動人口年齡超過60歲。其中,越秀區、海珠區和荔灣區的老年人口總數占全市前三位,分別為30.71萬人、27.48萬人和21.51萬人。
為此,《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培育發展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其中,一個重要的提法是,支持廣州深化國家醫療養老結合試點。
我們養老院目前的床位不會很緊張,共有400多張的床位,現在住了300多位老人。不過,我們馬上要自己開一間二級醫院,目前正在裝修,如果醫院開了的話,可能床位就會緊張了,開醫院的主要目的是想著做到真正的醫養結合。胡穗湘表示。
她進一步表示,此前,養老院只有醫務室,配的是護士,沒有處方權,老人病了的話就只能打110送到醫院去。有了醫院,老人病了之后就可以直接在我們養老院里住院了。此外,因為現在的認知癥長者越來越年輕化,越來越多,所以我們也開設了認知癥專區。
胡穗湘認為,目前養老行業的競爭較大,如果要獲得市場就需要各方面進行提升,無論是基礎的餐飲、護理,或者是進一步的醫養結合。
王旭指出,他近期去廣州一些康養社區參觀,發現投資巨大,但是需要與老年人的承受力結合。打造環境好的養老院,投資都是以億起步的,成本很高,能夠支付得起這些養老院費用的人并不多。
他認為,機構養老的醫療條件是居家養老無法享受到的,一些高級養老機構,還有營養師、心理輔導等配備。盡管收費不菲,他發現有不少香港遷移廣州來的養老案例,以后遷移養老的案例可能會更多。
除了廣州,作為移民城市,并且毗鄰香港,深圳也可能會成為遷移養老人群的重要目標。
據深圳幸福之家負責人介紹,她們也聯合周邊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三甲醫院形成三級診療體系,建立預防保健疾病治療慢病康復老年護理閉環整合型醫療保健體系。
她認為,隨著深圳和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人口基數會成倍增加,深圳養老市場將不僅是面向深圳,而是面向大灣區,面向海外,接待來自香港、澳門以及海外歸國的老年人群。
深圳的目標是2035年打造全球健康城市典范,在老年醫學、安寧療護、智慧養老方面都將走在前列。深圳幸福之家養老院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