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度假區加快構建多元養老服務體系
時間:2022-10-01 14:16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在傅家墳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社區的老人們正享受下棋的樂趣。
老年人在度假區康之源醫養中心進行康復訓練。
兒女不在身邊,也有人照料飲食起居;生病了不用上大醫院,就能享受一站式專業醫療服務;養老機構設施日益完備,生活越來越便利……在度假區,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成為民生改善的注腳,百姓安享晚年的夢想正在實現。
養老服務,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近年來,度假區聚焦老年人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堅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以強化服務管理為重點,以老年人滿意為目標,盤活服務資源,持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養老服務多元化供給、多層次構建、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度假區養老機構有5家、各類養老床位730余張,可有效保障困難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
【社區養老】家門口有了養老驛站
大娘,您來了,您最近身體怎么樣,還常感到眩暈嗎?1月12日,在度假區湖西街道傅家墳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工作人員一邊耐心地詢問老人,一邊為老人測量血壓,認真記錄老人的健康信息。
白天接受日間照料中心的照顧,晚上回家兒孫繞膝自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開啟以來,傅家墳社區的老人們實現了在家門口養老的心愿。這里還有圖書室、多功能娛樂室,我們除了聊天,還能看書、下棋,挺好!今年67歲的仙鳳英說。
2020年以來,度假區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發展新型居家養老模式,以社區為依托,以機構專業服務為支撐,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新型居家養老服務,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服務、日托服務、心理咨詢、精神慰藉、情感關懷、殘疾老年人日常恢復性訓練等。
新型居家養老實現了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的有機結合,這種與家人分而不離的養老方式,既符合我國社會傳統養老的習慣,又有利于培育和發展現代養老產業。度假區社會發展局辦公室主任連士龍介紹,度假區不斷完善公辦養老機構的硬件設施,強化后續扶持,加強專業護理人員培訓,提高了養老服務質量。
【優化服務】滿足老人多元需求
我腰椎間盤滑出,有時疼得不能動,自從小區里有了這些健身器材,我經常來這里鍛煉,還能跟大家聊聊天,疼痛有所緩解,心情也變得舒暢了。1月12日,望岳嘉苑小區居民李曉云做完一組康復訓練,高興地說。
不久前,度假區社會發展局設立了2個殘疾人體育健身示范點,傅家墳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便是其中一個。
走進中心的保健康復室,面積350平方米的房間顯得十分寬敞。房間內配備了殘疾人專用跑步機、多功能按摩椅、上肢功能訓練器、臺球桌、動感單車等10多種體育健身器材,并實施了無障礙改造,將健身鍛煉、物理治療等有效結合,極大地滿足了老年人以及殘疾人對體育健身的需求。
湖西街道民政所所長張慶軍介紹,健身示范點免費開放,輻射周邊,周一到周四,每天開放時間不少于4個小時,讓更多老年人及殘疾人朋友走出家門,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增強體質,享受健康生活。
除了康養服務,中心還采取更多舉措關心老人:發揮銀齡互助作用,利用老年人之間容易溝通的優勢,聘請2名熱心的老年人擔任社區助老員,定期對本社區的獨居、孤寡老人進行探視。設立志愿服務基地,和志愿服務隊伍建立常態化聯系,組織志愿者開展義診、文藝演出、愛心理發等志愿活動,豐富老年人生活。
【醫養結合】讓老有所養更有質量
幸福美滿的老年生活,依賴于高質量的醫養結合服務。
醫務室、治療室、康復室、娛樂室、配餐室……作為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度假區康之源醫養中心憑借專業的護理團隊和設備,經常為入住老人提供按摩、針灸、理療等中醫特色康復治療。這里有醫生照護,醫療器械齊全,比在家里省心,子女們也放心。劉鳳芳老人說。
醫務室內設診療室、治療室、處置室,配備具有資質的醫護人員,為入住老人提供優質診療與護理服務。度假區康之源醫養中心負責人蘇文才說。
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快,人們兼顧養老和就醫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新課題。度假區將醫養結合工作納入養老事業和健康產業發展統籌規劃,加大醫養結合試點建設投入,初步形成了養中有醫、醫中有養、醫養合作、家醫簽約、社區醫養服務五大類型醫療保障模式。
提升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讓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醫,需要機構、家庭、社會等有關方面更加重視老齡工作和養老服務,下大力氣營造全社會尊老愛老的環境。度假區社會發展局局長任海生說,唯有如此,方不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好之托,讓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