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處政府存量房變身養老設施!浦東為老人打造家門口的樂園
時間:2022-10-01 14:15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大團鎮永定北路19弄1號、惠南鎮西潭新村5幢10號101-102室,相隔十多公里的一幢獨棟小樓和兩間公寓,有著同樣的功能附近老年人休閑活動的樂園。而且,兩個樂園還有共同的背景:都曾是新區政府存量用房。
浦東是上海市老年人口最多的區。面對不斷增加的老年人群體,新區民政部門不斷拓展養老服務,探索嵌入式養老模式,但家門口養老的缺口依然不小。2019年以來,新區相關部門主動讓渡資源,將142處存量資源改造為社區嵌入式養老設施,新增養老面積1萬平方米,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給老人打造了家門口的樂園。
獨棟小樓成了老人溫馨的家
不久前,位于永定北路19弄1號的北大居委老年活動室舉辦了一場迎新年活動,引來周圍不少老伙伴們參加。退休不久的鄔江萍阿姨,特意打扮得漂漂亮亮,到活動室與好姐妹們一起唱滬劇。現場還有人專門為她們伴奏,悠揚的二胡聲與滬劇唱段一起,透過門窗傳到屋外,引得過路行人探頭張望。
自從這個活動室辦起來以后,我們那些愛唱滬劇的姐妹們經常來這里一起唱歌,開心得不得了。它豐富了我們老年人的業余生活,就像一個溫馨的家。鄔江萍告訴小布。
活動室就在路口,是一棟獨立的二層小樓,面積有200多平方。大團鎮社建辦主任石小岑告訴小布,小樓此前是大團工商所的用房。2019年,新區啟動政府存量資源用房改建為嵌入式養老的工程后,大團鎮將小樓改成了老年活動室,為周邊老人增加了一個活動的場所。
據她介紹,老年活動室溝通了南大、北大兩個居委,又連接果園村、車站村,輻射了周邊3000多名老年人,真正嵌入到了社區,成為了老年人的樂園。
改建后的,設置了健康小屋、休息閣、品文軒、知心園、健身點、翰墨書畫苑、棋友室等各種不同區域,甚至還有一個露臺,整個了助餐、閱覽、健身、休閑娛樂等多重功能。
為滿足附近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大團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邀請了萬象更新志愿者團隊的志愿者們,定期前往活動室開展便民服務,包括理發、磨刀、修鞋、修補、量血壓等,讓老年人能夠就近獲得生活上的便利。
盡管目前有著疫情常態化管控的要求,每天能到活動室的人數上限控制在30人,但從去年6月開放以來,半年多時間,到活動室打卡的老年人已經超過4000人次。
政府部門讓出了存量用房,建成了老年活動室,滿足了他們的這個愿望,老人們都說很幸福。大團鎮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主任邵英說。
為老服務結合自治團隊培育
惠南鎮的西門居委老年活動室,也由新區存量資源用房改建而成。與大團鎮的獨棟小樓不同,活動室位于西潭新村5幢10號居民樓的一樓,面積有近300平方米,還有一個小院子。
惠南鎮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主任茅勇峰介紹,房子原來是新區殘聯的一個辦公活動用房,空置了有十來年,同樣是在2019年的時候,由新區讓渡給惠南鎮,用于建設為老服務設施。
惠南鎮西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戴瑾告訴小布,西門居委原來的公建配套設施不足,活動用房相對比較短缺。新區讓渡的這兩間用房,很好地填補了區域內老年人缺乏活動場所的短板。
接手這個老年活動室以后,我們根據周圍老年居民的意愿,對它進行了一個整體打造。根據他們比較喜歡的舞蹈、乒乓、棋類活動等,設置了各個功能室。她介紹說。
在此基礎上,西門居委借助這個活動室,開始了對各類老年文體團隊和自治團隊的培育和打造。戴瑾告訴小布,老年活動室開放半年以后,已經成為舞蹈隊、乒乓隊、騎游隊等多個團隊的根據地。不同團隊在這里開展活動,也會將獲得的獎杯、獎狀等榮譽放在活動室內展示。
他們的日常活動和風采展示,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居民,也為我們西門居委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氛圍創造了有利環境。她說。
與此同時,老年活動室的日常管理,也由居民志愿者負責,在保證活動正常開展的情況下,盡量減輕居委工作人員的負擔。湯關金就住在西潭新村,自告奮勇當起了老年活動室的管理員。每年早上,他第一個到活動室來開門,晚上則負責鎖門。當前疫情常態化管控,他還要負責提醒來活動的老伙伴們遵守防疫要求。
通過盤活政府存量資源用房,惠南鎮為社區的老年人提供了更便捷可得的家門口養老服務。茅勇峰介紹,西門居委的老年活動室,還鄰著惠南鎮綜合為老服務文源分中心,在為老服務資源的協同配置,和服務的疊加提供上面,也是很好的引導和下沉。
養老服務體現更多善意和溫暖
浦東新區是上海市老年人口最多的區。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底,浦東老年人口將突破100萬,到2025年達到120萬左右,到2035年達到150萬。
新區民政局數據顯示,包括長者照護之家在內,浦東全區養老機構已經達到170家,床位31481張,圓滿完成了十三五的任務指標。不過,面對不斷增長的老年人群體,養老壓力依然不小,尤其是家門口養老的缺口依舊很大。
現階段,市民最青睞的養老方式,還是家庭養老結合社區服務,即嵌入式養老模式。這也是新區在拓展為老服務過程中,不斷探索的一個方面。而嵌入式養老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場地。
基層調研過程中,新區民政局發現,由于歷史原因,不少委辦局在基層擁有存量房屋。這些存量物業大多位于居民區附近,與老百姓家門口養老的契合度非常高。如果能將這部分政府資源拿出來,用來建設養老設施,將是對社區居家養老的有力補充,同時政府帶頭,還能起到示范作用,鼓勵各方挖掘閑置社會資源。
于是,浦東自2019年在全區啟動實施政府存量資源用房改建為嵌入式養老的工程。無償借用、權屬不變、專房專用、用者負責。在這樣的原則下,新區主動讓渡了142處區級政府存量用房和各街鎮各類存量資源,改建為社區嵌入式養老設施,做到了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新區民政局介紹,除了拿出政府資源做養老設施外,新區還將著眼于均衡、充足、優質,推動養老服務提質增能,做好大城養老的浦東模式。
十四五時期,浦東養老工作發展將面臨全新的格局,養老工作在浦東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定位將從保障基本、兜牢底線向主動服務、強力助推轉型。新區民政局表示,將把老人需求作為浦東養老十四五規劃建設和未來發展的出發點,把更多善意與溫暖體現到規劃、管理、服務的每個界面、每個細節、每個角落,努力讓生活在浦東的老人感到幸福、驕傲和自豪。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142處政府存量房變身養老設施!浦東為老人打造家門口的樂園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8608.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