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養老床位如何快馬加鞭
時間:2022-10-01 14:09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目前我國居家養老服務主要是送餐、家政等生活照料服務,難以滿足失能、高齡等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專業照護需求。可以說失能老人的居家養老服務一直是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的真空地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山東、江蘇、北京等地試點家庭養老床位服務。
多地試點
家庭養老床位
北京市西城區為解決深度老齡化和空間資源緊張的矛盾,2019年起試點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并創新推出照護管理師崗位,為簽約家庭養老床位的老人提供個性化、一站式的服務,針對老人的養老需求鏈接服務資源。
北京市西城區家庭養老床位照護管理師蔣冬雪表示,每個月都會去老人家里看望他們至少一次,每次測生命體征,如:血壓、血糖、血氧、心率、呼吸等。
山東省青島市去年7月起家庭養老床位服務一推出就受到老年人的歡迎。80歲的魯秀妹和老伴之前住在一家養老機構,每月的費用大約6000元,如今簽約家庭養老床位之后,每個月花費不到2000元。她表示,回來以后能省一半的錢,小病不用出門,就和在養老院一樣。這種養老方式很好,省錢、放心。
在家庭養老床位服務的基礎上,去年起,蘇州市推出夜間項目,依托有資質的服務機構,在夜間時段提供起居照料、精神陪護、應急處置基礎服務,以及個人衛生、飲食照料、臨床護理等個性化服務,彌補高齡獨居老人夜間照護空白。
家庭養老床位
發展面臨難題
通過這些試點可以看出,家庭養老床位不僅節約了土地資源,而且減輕了老人的經濟負擔,為失能老人的養老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是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由于家庭養老床位還沒有形成規模效應,導致上門服務的成本偏高,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也有待加強。
目前各地推出的家庭養老床位都有政府的財政補貼,依靠政府補貼資金的撬動,家庭養老床位的數量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但是簽約家庭養老床位之后,由于消費習慣等原因,老年人自費消費的水平普遍偏低,為此一些試點地區開始放慢了發展速度。
江蘇南京市鼓樓區民政局副局長樊宗洋表示,單靠政府的資金壓力很大,尤其是區級政府,因為這是一個持續性的投入。所以現在要慢慢引導老人消費、購買服務,改變老人的消費理念、消費習慣還需要一個過程。
由于家庭養老床位還沒有形成規模效應,導致養老服務機構上門服務的成本較高。另外,跟養老機構集中照護相比,家庭養老床位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養老護理員,而原本就供不應求的護理員短缺問題也制約了家庭養老床位的發展。對于重度失能老年人,由于需要醫療、護理等個性化的專業照護服務,目前家庭養老床位的服務并不能滿足全天候的照護需求。
有專家表示,家庭養老床位,實現了老年人在家享受照護服務的需求。當然也看到,在一些城市家庭養老床位推進過程中,也遇到了成本高、人才短缺等難題。這就需做好家庭養老床位發展的頂層設計,發動養老機構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加強服務監管,進行市場培育,加大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