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養老提升老人幸福感,即墨多元養老托起幸福夕陽紅
時間:2022-10-01 14:05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10月9日,山東青島市即墨區潮海街道辦事處古城社區維普養老服務中心傳出陣陣歡聲笑語,不少來自周邊居民小區的老人們正在這里休閑娛樂。舞蹈室里,老人們在練習舞蹈;樂器室內,幾位老人正在學習二胡、京劇、古箏等。剛走上樓梯,兩側的圖片墻展示映入眼簾,墻面展示的都是老年活動時攝影作品。
(來源:即墨區委宣傳部)休息時,幾位練習舞蹈的阿姨興致勃勃地交流著,用她們自己的話來說,有事沒事就喜歡來這里坐坐,跳跳舞,聊聊天,不出社區就可安享居家養老的便捷。這里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讓我們感受到老有所樂。78歲的李景祿說。這個養老中心成立以來,他每天都會過來,給他平淡的晚年生活增加了不少樂趣。養老服務中心硬件設施好、服務水平高,給我們提供了無微不至的照料,我們很滿意。李景祿稱贊道。
即墨區積極打造1+17+N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1是指利用物聯網、互聯網、智能呼叫、GPS定位技術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搭建1個智慧養老平臺,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目前,平臺已錄入全區老年人基礎信息42545條,養老機構基礎信息15家,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9家,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73處,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基礎信息5家,失能失智老年人基礎信息4513條,做到全區養老一張網,服務監管規范化。
17是指在全區17個鎮街(功能區)建設17處鎮街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實現鎮街全覆蓋。
N是指以2.4公里為服務半徑,在村(居)設立N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作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配套場所,為老年人休閑娛樂活動提供場所。1+17+N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切實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這個養老中心不一樣,就在家門口,不僅可以養老,而且附近的老朋友們都可以過來,一起下下棋、唱唱曲,方便得很。在位于即墨區溫泉街道的青島維普養老服務中心,82歲的李宗啟在和朋友們下象棋,三五老人圍坐在一起,輕松而愜意。老人們的笑容里綻放出滿滿的幸福。
讓眾位老人交口稱贊的青島維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位于即墨區溫泉街道,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是一家較大的醫養結合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通過與溫泉街道辦事處政企合作,配套科技的力量,利用先進的智能家居設備,實施精細化管理,打造成了集醫護康養娛五維一體的中高端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養老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我平常主要的工作就是帶我們的老人去玩,我們在玩的過程當中,不光是讓老人去玩的開心,還要讓他們的手眼得到鍛煉,主要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動手動腦能力。青島維普養老中心員工毛海霞說。
10月9日中午,即墨區龍泉街道西河北村愛心助老食堂里傳出老人們的歡聲笑語。
以前買菜、洗菜、切菜、煮飯、炒菜,幾乎每天都要花半天時間來做飯。自從有了食堂,我就徹底‘解放’了。75歲的孫玉敏說。夾上一塊香噴噴的炸黃花魚,就著小菜喝著粥,75歲藍孝忠的老人吃得心滿意足,自從家門口有了食堂,飯菜花樣多又好吃,不僅我們方便,老伙計們聚在一起也開心,俺這都長了好幾斤肉呢!
在這里吃飯的大多是附近村莊的空巢老人,兒女在外打工,居民養老照料中心的愛心助老食堂就成了他們每日吃飯的地方。這碗土豆燒肉又香又軟,您牙齒不好,多吃點這個。香菇湯營養又開胃,我給您來一勺!屋內熱騰騰的飯桌前,一群老人吃得開心,笑得開懷。
養老服務中心愛心助老食堂的開辦,不僅為老年人提供一個便利健康的休閑、就餐場所,更是給老年人提供一個走出家門、交友談心的平臺。維普養老中心總經理郭峰表示。
居家醫護養老讓老人老有所醫
大姨,我來了,伴隨著房門推開,一個身穿綠色馬甲+護士服的姑娘出現在王大姨眼前,這個姑娘是維普養老醫療部的一名護士,名叫張海霞,負責溫泉街道的長護服務,每周1次定期上門來給王大姨巡護。通過即墨區政府+當地計生主任或民政辦主任+養老服務公司三方合作,推行居家醫護養老上門服務新舉措,為N個符合條件的80歲以上老人或低保特困群體或長護對象,由公司養老護理員和醫生、護士按時上門免費提供居家醫護、養老服務,實現農村老年人所期盼的人在家中坐,服務上門來的養老夢想。
65歲的靈山街道中姜戈莊村宋淑香,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高血壓病史多年,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家里只有年邁的老伴照顧。2020年9月維普德福診所的醫生了解到宋淑香情況后,上門為其申請了長期護理保險服務。每周有護士上門巡護,每月醫生也定期上門為宋阿姨檢查身體、指導用藥、做康復指導等。2021年4月,新的長期護理保險政策出臺。根據新政策,宋淑香評估等級為四級,在享受醫護上門服務的基礎上,增加了每周2小時的生活照料服務,由專業護理人員每周上門幫助其老伴一同照顧宋淑香做個人護理,收拾衛生等。不僅如此,宋淑香的醫療費用額度也增加到5000元/年。
即墨區潮海街道社區醫生辛開慶定期到宋文中老人家中測量血壓,并詳細詢問老人用藥情況,叮囑他按時用藥及注意事項。宋文中老人感激地說:辛醫生對我真是沒得說,真細心呵。即墨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探索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把養老院搬到家門口,引入專業服務組織運營,為老人提供醫、護、住、食、娛、學等一站式養老服務,讓老人有所養、有所樂。
即墨區大力推進機構養老服務模式,鼓勵發展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機構。目前,即墨區共有民辦養老服務機構15處,設置床位數3090張,截止6月30日,收住入院老年人1148名,收住集中供養特困老年人346名,人均消費標準為每月2500元。政府起了個主導作用,政府打造平臺,引進,出地方,出房子,引進第三方,集團化、品牌化、專業化、連鎖式來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這項工作。即墨區民政局副局徐澤川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