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聯合印發: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智慧養老
時間:2022-10-01 14:03 來源: 作者:小通 人瀏覽
近日,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三部門共同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一系列基本原則,要求豐富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供給;加強跨學科、跨領域合作,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等技術在健康及養老領域的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提升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的智慧化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培育龍頭企業,加強示范引領,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合作;結合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資源稟賦及特色優勢,打造典型應用場景,引導各地實現差異化發展等。
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提升產品供給能力
(一)推動智慧健康養老新技術研發
發展適用于健康管理的智能化、微型化、高靈敏度生物傳感技術,大容量、微型化電池技術和快速充電技術,高性能、低功耗微處理器和輕量級操作系統。開發適用于養老照護的多模態行為監測技術、跌倒防護技術、高精度定位技術。支持突破康復干預技術、神經調控技術、運動功能康復評估與反饋等核心技術。攻關適用于家庭服務機器人的環境感知、腦機接口、自主學習等關鍵技術。
(二)拓展智慧健康養老產品供給
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與技術集成創新,豐富智慧健康養老產品種類,提升健康養老產品的智慧化水平。重點發展具有趨勢分析、智能預警等功能的健康管理類產品。加強康復訓練型、功能代償型等康復輔助器具類產品的設計與研發。大力發展具有行為監護、安全看護等功能的養老監護類產品。支持發展具有健康狀態辨識、中醫診斷治療功能的中醫數字化智能產品。支持發展能夠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家庭服務機器人。
推進平臺提質升級,提升數據應用能力
(一)做強智慧健康養老軟件系統平臺
加快建設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實現健康數據的有效歸集與管理。鼓勵企業開發具有多方面、多種類健康管理分析功能及遠程醫療服務功能的應用軟件及信息系統,提升健康服務信息化水平。推進建設區域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綜合信息系統平臺,依托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推進養老補貼、養老服務、行業監管信息化,實現老年人信息的動態管理。鼓勵企業面向居家、社區、機構等場景,開發養老服務管理系統、為老服務信息平臺,強化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基礎能力,聯動云管邊端,豐富服務種類,提升服務質量,實現服務的流程化標準化。
(二)完善數據要素體系
鼓勵各地建設區域性健康養老大數據中心,建立健全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老齡人口信息等基礎數據庫。搭建健康養老數據中臺,統一提供治理分析、共享交換、安全開放等全鏈條數據服務,提升數據的使用效率,強化數據要素賦能作用。鼓勵開展健康養老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研究,促進數據創新應用,實現健康狀態實時分析、健康趨勢分析、健康篩查等功能,提升老年人行為畫像、行為監測、安全監控等技術能力。加強數據加密數據脫敏、身份認證、訪問控制等數據安全技術應用,保障居民的個人信息安全。
豐富智慧健康服務,提升健康管理能力
依托互聯網平臺、手機應用程序(APP)等,建設預防、醫療、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相銜接的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優質健康醫療資源下沉,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素養及健康管理能力。重點發展遠程醫療、個性化健康管理、互聯網+護理服務、互聯網+健康咨詢、互聯網+健康科普等智慧健康服務。專欄二智慧健康創新應用工程
1.遠程醫療:鼓勵醫療機構應用5G、超高清視頻、醫療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智能設備,開展遠程會診、遠程康復指導等醫療服務,助力醫養結合發展。
2.個性化健康管理:鼓勵醫療機構或企業應用健康管理類智能產品,開展信息采集、體征監測、趨勢分析、風險篩查、健康計劃、預防保健、慢病管理、緊急救助、康復指導等服務。
3.互聯網+護理服務:鼓勵醫療機構選派符合資質和能力條件的護士,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護理服務。
4.互聯網+健康咨詢:發展在線咨詢、預約掛號、診前指導、緊急救助、診后跟蹤、康復指導等服務。
5.互聯網+健康科普:推動健康知識的在線普及,強化數據檢索、科普宣傳、健康教育等信息服務。
拓展智慧養老場景,提升養老服務能力
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場景集成應用,豐富養老服務種類,優化養老服務質量,提升養老服務效率。重點面向家庭養老床位、智慧助老餐廳、智慧養老院,打造智慧化解決方案,創新互聯網+養老、時間銀行互助養老、老年人能力評估等智慧養老服務。
推動智能產品適老化設計,提升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能力
(一)增強智能產品適老化設計
支持企業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充分考慮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推出具備大屏幕、大字體、大音量、大電池容量等適老化特征的手機、電視、音箱等智能產品。鼓勵企業持續優化操作界面,簡化操作流程,提升智能產品人機交互體驗。支持企業研發被動式、集成化的健康管理類智能產品及養老監護類智能產品,實現老年人無感知應用。推動企業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借鑒國外適老化設計先進理念。鼓勵企業推出適老化產品說明書,方便老年人學習使用。遴選優秀適老化產品及服務,編制智能產品適老化設計典型案例。
(二)開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圍繞老年人獲取信息的需求,重點推動新聞資訊、社交通訊、生活購物、金融服務、旅游出行、醫療健康、市政服務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互聯網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切實改善老年人在使用互聯網服務時的體驗。鼓勵企業提供相關應用的關懷模式長輩模式,將無障礙改造納入日常更新維護,提高信息無障礙水平。
(三)提升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能力
深入實施智慧助老行動,依托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老年大學等,研究編制老年人智能產品應用教程,開展視頻教學、體驗學習、嘗試應用、經驗交流、互助幫扶等智能技術應用培訓活動,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產品及服務。提升老年人信息應用、網絡支付等方面的安全風險甄別能力,增強老年人反詐防騙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