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左右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破4億,進入重度老齡化
時間:2022-10-01 13:40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2022年9月20日,國家衛健委就黨的十八大以來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介紹,據測算,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此前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2021年5月17日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國際上一般認為,一個國家如果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超過10%,則進入到老齡化社會。如果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在10-20%之間,屬于輕度老齡化階段;20-30%之間的占比為中度老齡化階段;超過30%是重度老齡化階段。
王海東介紹,具體來說,我國老齡化呈現出數量多、速度快、差異大、任務重的形勢和特點。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以上,占總人口的14.2%。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從城鄉來看,我國城鎮地區老年人數量比農村多,但農村地區老齡化程度比城鎮地區更高。按照2020年數據,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轄區人口比重超過20%的省份共有10個,主要集中在東北、川渝等地區。王海東表示。
王海東稱,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老年撫養比和社會撫養比將相繼達到峰值。隨著老年人口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給公共服務供給、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應對任務很重。
此前在5月11日,國家衛健委黨組成員、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王建軍在其文章中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人口老齡化進入急速發展的高峰階段,老年人口年均增加超過1000萬人,年均增長率約為4%。未來幾十年間,1960年代和1970年代兩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將陸續步入老年期,預計十四五末60后老年人口將占老年人口總數的28%左右,獨生子女的老年父母和自身就是獨生子女的老年人將快速增加,家庭空巢化、獨居化、小型化、少子化的態勢將更加凸顯,這些新生代老年人大多面臨上有高齡父母或祖父母需要照顧、下有孫輩需要照看的雙重負擔。
此外,十四五期間,我國老齡化城鄉倒置現象將進一步加劇,預計農村人口老齡化高出城市老齡化的程度將由7.7個百分點提高到9.4個百分點。部分人口凈流出的農村和城市,將經歷人口負增長和人口急速老齡化疊加。部分一、二線城市中心城區將面臨老年人口高度聚集、過度老齡化與大城市病疊加的難題。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永新介紹,民政部推動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相繼出臺土地供給、稅費優惠、財政補貼等優惠扶持政策。20122021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359億元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到目前為止,社區養老服務基本覆蓋城市社區和半數以上農村社區。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36萬個,床位812.6萬張,床位數是2012年底的近2倍。
9月21日是第29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王海東介紹,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癡呆最主要的類型,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500萬癡呆患者,其中1000萬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國家高度重視老年癡呆防控體系建設,健康中國行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將‘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設為結果性指標之一。王海東說。
近年來,國家衛健委組織15個省份開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與干預試點工作。在全國1672個城鄉社區啟動實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為58萬名老年人提供心理與認知狀況評估,開展分類干預和轉診服務。此外,我國職業教育在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中,將失智老年人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納入試點。目前,已經有4萬多人考取證書。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2035年左右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破4億,進入重度老齡化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503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