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聯網+護理服務?主要是醫護人員通過互聯網等相關信息技術,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主,為相關需要服務的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需求者只要線上申請,醫護人員接單后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服務。針對于我國的社會現狀,互聯網+”醫院-社區-家庭合作型護理服務模式的建立比較符合實情。
1、從醫院角度出發“互聯網+護理“促進醫療服務理念和護理管理模式創新,是當今醫療衛生行業乃至社會各界耳熟能詳的高頻詞。互聯網+”醫院-社區-家庭合作型護理服務是醫療護理服務模式的新嘗試。依托三級醫院的資源,可以有效緩解基層社區人員的短缺,彌補基層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匱乏的不足,三級醫院可將需要長期護理的患者轉移到院外,減少患者住院天數,釋放醫療資源,提高病床流轉率。
2、從患者層面來看2017年,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強調”醫護到家”將或成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紐帶,可以促進醫療保健和養老服務之間的融合。隨著”銀色浪潮”的到來,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我國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老年人口的護理問題逐漸凸顯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老年人最愿意接受的一種護理模式是居家養老,”互聯網+”醫院-社區-家庭合作型護理服務滲透到了居家護理服務中,對居家老年人的安全管控、健康管理、緊急救助、特色專科等服務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僅順應了老年人的健康護理需求,減輕老年人子女的壓力,還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
3、從護士角度來看在”互聯網+護理服務“背景下,利用新的技術方法和手段,護理人員在疾病管理、健康教育及老年人照護等諸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研究顯示某平臺對提供上門服務的護士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護士在”提高獨立護理操作水平,增強服務意識,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規范化服務”等方面給予積極、正向反饋。合作型護理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護士的專業護理資源和技能,增加護士的收入,幫助護士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對于激發行業發展動力,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利用起到很大作用。
互聯網+護理服務模式的開展與實踐必須依托于互聯網信息化的建設,打通護理與互聯網的通道極為關鍵,用創新的方式解決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升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質量,提升患者的體驗滿意度。
本文標題:互聯網+護理服務模式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260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