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養結合,目前,廣東汕頭市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達88.14萬人,占全市人口的15.36%,老年人口數和占比均達到歷史新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多次研究部署醫養結合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行政、部門密切配合、群團組織積極參與、上下左右協同聯動”的老齡工作機制,推動各項老齡重點工作的落地實施。
一、醫養結合納入區域衛生規劃近幾年,我市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深,老齡工作、養老服務、老年人健康保障等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凸現。市政府先后出臺了《汕頭市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汕頭市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實施細則》《汕頭市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指導各級各相關部門建立健全老年服務體系,推動開展老齡工作和相關服務。目前,我市已確立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補充”的建設思路,大力推動醫養結合事業發展。已明確養老服務設施分級規劃設置,特別是確定中心城區的養老設施空間布局、建設規模。已將醫養結合納入我市區域衛生規劃,支持各地和社會資本舉辦老年病診療、長期護理、安寧療護等接續性醫療機構。目前,全市已建成公辦城市福利院8家(其中公建民營2家),民辦養老院1家,敬老院30家。同時,上馬一批老齡健康服務試點項目。2019年,我市開展全國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試點工作、全國第二批安寧療護國家試點工作。2016年,金平區福利院與鮀浦醫院簽約式醫養結合項目列入省級試點。2017年,龍湖區春澤社區“養老照護”項目列入省級試點。2019年,汕頭市實現了“銀齡安康行動”全覆蓋,統保覆蓋率位居全省前列。與此同時,持續提升老年醫療服務質量,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我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全部開通了老年人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改革醫養結合機構審批手續,取消了養老機構內設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的行政審批,試行備案管理;養老機構舉辦二級以下醫療機構的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實行“兩證合一”,積極支持老年健康產業發展。
二、啟動“醫中有養”試點廣東醫養結合,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推廣“養中有醫”“醫中有養”項目,強化醫養協作,逐步提高醫養結合水平。2019年,市福利院開設市福利院醫院。目前醫院設置住院床位36張,配備醫護人員28名,配套中央供氧系統、移動式DR、急診生化儀、除顫儀、呼吸機、多功能監護儀等設備。開設診療科目包括內科、中醫科、康復醫學科、預防保健科、醫學檢驗科和醫學影像科等。龍湖區福利院開設粵康頤養醫院,設置全科醫療科、康復醫學科、中醫科以及內科、婦科、口腔科、血液凈化科、老年醫學科、安寧療護科等。2020年10月,我市啟動“醫中有養”工作試點。市第三人民醫院、濠江區人民醫院、潮陽區文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潮南區司馬浦鎮衛生院、金平區鮀浦醫院、珠池醫院(龍湖區第二人民醫院)、澄海區蓮上衛生院、南澳縣人民醫院等8家醫療機構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提供養老服務,其中5家開展“醫中有養”模式的醫療機構將開展醫養設施建設改造,每個試點單位設置養老床位均不低于10張,在各個層面探索建設醫養深度融合服務中心。各級政府將制訂補貼政策,為“醫中有養”項目承辦機構提供稅費優惠政策。同時,各地各相關部門陸續出臺支持醫養結合事業的辦法措施。比如,龍湖區于2019年7月出臺了《龍湖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計劃每年投入經費對長者食堂、嵌入社區式養老機構、社區護理站、家庭養老護理床位、社區老年大學等進行補助、補貼和獎勵,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社區養老設施建設。
來源:汕頭日報
本文標題:廣東醫養結合:廣東汕頭8家醫療機構試點醫養結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249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