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式形勢逐漸嚴峻,并引發了社會對養老問題的關注。人口老齡化導致人們對養老機構的需求快速增長。然而,當前養老機構的現狀是:公辦優質養老機構一床難求等不起,民辦養老機構質量參差不齊令人堪憂,兩極分化較為嚴重。目前,社會亟需實施一種新型健康養老方式,來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而網格化養老概念的提出為養老生活提出了新的可能。
所謂網格化養老,即為由政府參與主導,借鑒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的經驗,通過開展專項調查,根據老年人的分布狀況,進行健康養老的網格規劃。在城市,老舊小區可以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來規劃網格,新建社區要求開發商在建設時配齊相應配套設施;在農村,以鄉鎮為網格有效整合健康養老服務資源。
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中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河北省中醫院黨委書記孫士江表示,在河北省目前提供的日常照料和簡單家政服務較多,高效、便捷的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供給存在缺口,難以滿足老年人在生活、醫療、精神等方面的特殊需求。
對此,孫士江在提案中提到,政府、企業、醫院及養老機構等相關部門可聯合行動,逐步形成以示范中心為指導,以國有、民辦大型健康養老機構為支撐,以網格化養老為基礎的社會健康養老格局,讓老有所養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孫士江表示,當前養老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未富先老,建議政府部門出臺相應政策,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對從事養老服務的單位和企業進行基本建設和運營補貼;二是鼓勵銀行、證券、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對健康養老機構的投資運營扶持力度;三是建立龐大的志愿者隊伍,打造志愿者孵化基地,動員學生等社會各方力量為養老服務,出臺類似時間銀行的政策儲存信用積分,形成互助養老的習慣和社會規范。
此外,國有企、事業單位可建設專業化健康養老機構來完善養老服務。一是鼓勵相關國有企業投資設立健康養老機構;二是破除政策壁壘,鼓勵事業單位以自有資金投資設立健康養老機構,例如中醫醫療機構,對于健康養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政府可以在政策上給于一定的支持與傾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或與社會資本相結合,打造醫養結合式的健康養老模式。
第三,依托省、市兩級中醫院,建設兩級養老示范中心。一是開展健康養老的標準化管理;二是將老年醫學、健康管理、康復管理、護理管理等各方人才作為急需緊缺人才,納入培訓規劃,為社會養老機構培養、培訓健康養老方面的專業人才;三是建設運營標本,為政府財政補貼社會養老機構,特別是民營養老機構提供成本參照。
第四,搭建智能化健康養老管理系統。鼓勵和支持科研機構,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手段,研發與健康養老有關的可穿戴設備,增加養老服務機構與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之間的粘性。將數據匯入中心數據庫,涵蓋老年人的日常基本信息、安全監護、健康監護、關懷服務等一系列功能模塊,運用科技助老手段,管理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狀況,保障社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第五,進一步加強網格化養老的綜合監管。2021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有關部門可進一步完善健康養老服務的標準體系,加大對健康養老服務質量考核的檢查力度,加強對民辦養老機構的監管力度,促進河北省健康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第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依托綜合性、專業性的醫院,特別是在康養、護理領域具備天然優勢的中醫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醫聯體綜合服務體系,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從而實現醫療機構與基層養老機構的縱向資源流動,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醫療、養護、康養等專業服務,加快建設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本文標題:【聚焦2022河北兩會】孫士江:打造新型健康養老方式讓養老變享老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1933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