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坊店街道常住人口約12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近2.5萬人,約占總人口的23%。近年來,街道根據地區老年人口發展情況,整合多方資源,有效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地區養老服務建設,為實現地區老年人老有所養做好保障。
巡視探訪居家養老有保障
在羊坊店街道水科院小區居民家中,記者看到,居家照護人員正在細心地為88歲的獨居老人整理床鋪、書桌,這是社區為符合條件的老人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這樣的服務讓老人覺得很暖心。每個月做足療、做按摩,理發,這些都是免費,享受了這樣的待遇很知足了。老人告訴記者。
目前,羊坊店地區符合居家養老服務的老人是1500多人,依托養老機構和驛站去服務,這部分人是以60歲以上的老人,包括獨居、高齡、殘疾的這一部分人去做服務,保證每月給老人理一次發,提供按摩、家政保潔和日常的服務工作。羊坊店街道市民活動中心主任劉明介紹道。除了居家照護,羊坊店街道把巡視探訪服務也列入了養老服務工作常規項目,結合地區實際,將轄區獨居、高齡、空巢、失能等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納入巡視探訪范圍。
服務內容包括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精神狀態、安全情況、衛生環境、居住環境等方面進行詢問、提醒和評估,并對重點情況進行記錄、匯總和處理。對于健康狀況較好、社會參與度較高的老年人,根據其自身意愿調整巡訪方式和頻次,對于巡訪需求迫切的老年人增加巡訪次數。做到重點保障困難群體,發現并對接服務供需。
截至目前,共在地區31個社區開展服務床位1544張,累計服務54714次,服務時長275102小時,服務失能老人1272人,服務量在全區領先,服務滿意率達到96.5%。
整合資源社區養老有規劃
在寶蓮路10號院社區養老服務驛站中,工作人員正在為老人進行剃須潔面服務,活動室內,老人們或觀看電視,或翻閱書籍,在冬日暖陽下怡然自得。在社區的養老服務驛站中,老人們可以得到24小時的照料。我們主要是收治失能和失智的老人為主,服務周邊的社區,我們驛站為周邊的社區居民提供日間照料、長期托老,還有助餐、助潔、助浴,文化活動、健康娛樂等服務。驛站負責人劉偉說。
除了各種便民服務,驛站中設置了許多暖心設施讓老人住得更舒適。安裝在外側的窗簾,方便護理人員在不打擾老人的情況下,隨時查看老人的情況;公共區域的圓形桌角防止老人磕碰;雙層扶手既保障了老人日常行走,也方便老人乘坐輪椅時借力,同時,為了保障老年人的日照,驛站的房頂也細節滿滿。曬太陽對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是有幫助的,我們的全陽光采光頂上有拉簾,隨時可開關,讓老人們在室內就能沐浴陽光。
據介紹,2006年開始至今,羊坊店街道積極整合社會資源,統籌規劃,提出了集地區機構養老、菜單式社區養老和區域小型養老照料中心及智能家庭養老四位一體的養老服務規劃。先投資近千萬元建成了公建民營的地區養老院,設有床位67張。隨后又陸續指導社區社會力量,投資建設運營8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并投入運營,與街道養老院一道,全面輻射轄區內有服務需求的老年人。
科技賦能助推智慧養老
在羊坊店街道智慧養老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養防救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系統及時接收已安裝設備的老人的求助信號,第一時間提供救助,這一系統充分發揮科技力量助力社區智慧養老,打造無圍墻的養老院。
據介紹,為提高居家養老服務的精度和廣度,2019年下半年,經多方調研,羊坊店街道與科技企業共同建設運營了羊坊店街道養防救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系統。該平臺由24小時安全應急監控指揮中心和安裝在老人家里的如北斗救助警報器、煙感警報器、燃氣警報器等智能終端硬件設備,以及地面網格化救助隊伍組成,為轄區獨居、高齡等老人提供居家及戶外安全預防和救助服務。
所有終端設備通過無線技術和互聯網與監控指揮中心平臺連接,其中,北斗救助警報器幫助老年人或殘疾人等在戶外遇到困難和危險時進行及時救助,居家安全預防終端則可以在居家發生燃氣泄漏、火災、入室盜竊、突發疾病和意外時自動報警,而且當出現燃氣泄漏和跑水時,相應設備除發出警報外,會自動關閉閥門,并把警報信息發送到安全應急監控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根據險情調度網格人員及時救助,降低重大事故的發生率。
養防救智慧養老平臺的建立,能快速、高效地解決地區老年人的戶外安全預防、居家安全預防、緊急救助服務,同時通過平臺系統,還能為老年人提供呼叫服務和養老服務需求分析評估,極大地提高了地區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目前,已為地區250多家老年人安裝了智能設備。
本文標題:北京:四位一體養老服務規劃做足老有所養大文章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1901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