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人民日報》刊發了深度報道《居民體驗好,服務品質高,智慧社區帶來宜居新生活》,介紹了智慧社區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為社區居民提供智慧服務新場景,打造更便利舒適的現代化居住環境。文章點贊了天津市河西區和京東云智能城市合作創建的一庫一網一平臺 智慧養老服務體系,搭建了老年人口數據庫、養老服務網和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實現了社區養老數據、養老服務模式與養老機構等的資源整合,用科技賦能居家養老。
一鍵通呼叫,看得見的安全陪伴
在天津市河西區一庫一網一平臺智慧養老服務體系中,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立起應急救援機制,為獨居老人免費安裝了一鍵通呼叫設備,開展7*24小時的應急幫扶,切實解決轄區內老人居家安全的難題。家住桃園街道廣順園社區的翁奶奶就是社區養老新服務一鍵通的受益者。翁奶奶家里免費安裝了一鍵通呼叫設備,當有應急需求時,只要撥通一鍵通,便可以直連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由社區網格員和志愿者組成的敲門小組就會上門查看老人情況,提供幫扶。
智能語音外呼,看不見的貼心守護
每天早上9點,獨居的鄭奶奶都會接到社區智能外呼系統撥打來的問安電話。據介紹,京東言犀智能外呼系統每天都會對全區5000位獨居老人展開自動呼叫,了解老人的身體、生活情況。如果某位老人連續撥打兩次電話都沒有接聽,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人工智能系統就會立即通知社區網格員或者家屬上門,以防范獨居老人突發意外。京東言犀智能外呼系統完成全部呼叫任務只需3小時,大大提高了例行健康排查工作的效率,同樣的工作量,至少需要10名社區工作人員整整一天時間才能完成。
科技打造居家養老新生活
天津市河西區與京東云智能城市聯合開發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已經上線近三年,在居家護理、疫情防控等場景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可最大程度滿足區域內20萬老人的養老服務需求。體系中的一庫——老年人口數據庫打通了公安、社保、民政等多個部門數據,匯集了包括老年人家庭狀況、身體狀況、生活需求等4大類21個維度,實現了養老數據的動態同步和分析研判。 同時,考慮到很多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河西區推出居家養老服務卡,集成服務結算、補貼發放、安全儲值等功能,消除老人在消費和享受補貼時的數字認知障礙,老年人的消費等信息同步匯入數據庫中,為了解老年人需求提供了詳實的研判依據。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服務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智慧養老任重道遠。運用先進科技構建立體化的養老服務體系,一如京東云智能城市在天津的實踐,是構建體驗好、品質高的養老服務的重要手段,也是破解養老資源供需矛盾的一把鑰匙。
本文標題:人民日報點贊京東云智慧養老,以技術構建宜居新社區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1895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