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銀發經濟最后一公里的解決方案,最終還是會落地到養老產業來解決。
有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養老市場規模已超6.5萬億,2021年養老市場規模或將突破10萬億,預計2030年達到22.3萬億元。
鄭志剛表示,加入到養老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提供的養老服務種類也越來越多,很多上門服務越來越專業,比如上門助浴、居家醫療等。養老照護服務與餐飲、地產、金融、旅游、教育等多個領域相融合,呈現出多元化、多層次的特點。
養老行業做得好肯定是賺錢的,但是暴利談不上,它的利潤率普遍不高。養老行業屬于朝陽產業,市場前景廣闊,就機構養老的模式來看,往往是前期投入很大,回報周期很長,但是一旦管理體系搭建好了,服務質量有保證,客源穩定增長,長期收益一定可觀,鄭志剛說。
然而在產業發展上,養老機構也面臨諸多困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于建偉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自己到訪過的養老院有城市高端養老機構,也有鄉鎮敬老院、農村養老院等,有運營良好、一床難求的養老機構,也有慘淡經營、入住率很低的養老機構。
目前,養老機構存在的普遍表層問題是入住率較低,平均入住率大致在50%,部分入住率不到40%,有的甚至不到20%。
于建偉表示,養老機構入住率低的深層原因比較復雜,有的不做市場調查,盲目建院;有的選址不當,人不愿去;有的服務質量差,留不住人。入住率越低經濟效益就越差,繼而影響服務質量,更留不住老人,形成惡性循環。
根據安信證券今年7月發布的研究報告,占八成人數的中等收入水平老年人因不滿足政府的最低保障無法入住公辦養老院,又支付不起高昂的高級養老院費用,導致商業養老院的床位空置率高達46%。
那么,健全養老服務體系,還需要在哪些方面更加努力?
鄭志剛表示,從國家層面來看,應該更積極地去落實相關財稅支持政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個更開放更公平的營商環境,讓國企、民企、外資、內資能夠公平競爭,從企業角度來看,作為市場的主體,他們需要做好自己的商業模式,明確自己的定位,提升核心競爭力。
本文標題:朝陽產業的利潤率不高,養老院平均入住率不到50%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1871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