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碰到一起,三句話兩句話就會扯到養老上。養老嘛,家庭、社區、機構,還有什么更好的選擇?
有的。朋友在省城工作,母親早些年前從學校退休了,一個人住在縣城的一套兩居室里。本來,老太活蹦亂跳的,能走能行,獨立生活也沒有問題。
前年,因為一場意外,她摔斷了腿。老人做飯不行了,走路不行了。退休金再高,也無法自己做飯。小城社區養老體系還沒健全,送機構養老不放心。朋友多方調研,決定給母親從老家請保姆上門照顧。一開始是兩個保姆同時在崗,母親能夠起身挪步以后,只留下一個保姆居家。
保姆,不好找。一位60歲左右的保姆有服務意向,但是她本身也到了被人照顧的年齡,燒燒飯,遞遞茶,可以,幫老人翻身下床,有時就難以勝任了。
發動親友,在農村四處搜尋保姆人選。終于在一個村發現一位50歲左右的農村婦女。她的孩子在外打工,家里活兒不多,也想做個兼職,貼補家用。不過,到城里做了兩個月保姆,她不想干了。
朋友前后給老母親找過幾位保姆,就數這一位吃苦耐勞,做事干凈利落。問題出在哪里?和雇主合不來?嫌報酬低?保姆如實說:在城里服侍老人,每天都被關在樓房里,像坐牢,每家的門都關著,哪里也串不了門,不習慣,憋死了。
雇與被雇的問題,后來被智慧的保姆解決了:你們相信我?能不能把老人帶回農村去養老?我家里比你們家里寬敞,生活條件不比你們差,遇到突發狀況,就近上醫院。朋友的老母親,雖然一直在城里生活,不過早年也有農村生活經歷。她在反復權衡之后,感覺沒有更好的辦法,同意去農村養老。當然,逢年過節,朋友都要從省城回老家看看。每次回來,他就把老母親接回城里來住幾天,端屎接尿,尋醫問藥。
城里老人寄居鄉下,一對一養老,一舉三得。保姆可以照顧家了,農活也帶著干。怕老人寂寞,保姆把自己90歲的老母親也帶過來,兩人做伴。城里老太下鄉,每天都有人來串門,她們打麻將,拉家常。老太的愛人走得早,本來說話都不怎么利索了,現在每天有人交流,開朗、開心多了。
朋友講述他的故事,朋友的朋友想到幾年之后,他會面對的養老困局,我想到二三十年之后的自己,孩子不在身邊,會接受這樣的養老方式嗎?在失能之前,還有新的養老選擇。我那退休的大姨哥,老伴病逝后,前年主動離開城里的兒子,跑到當年生活過的水鄉村莊,獨自租住一幢閑置民房,自己種菜,自己燒飯,常在鄉村走親訪友,偶與老同學結伴出游,自得其樂,忙中取樂,不亦樂乎。
本文標題:小城養老新探索:讓父母寄人籬下也心安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1857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