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代表共話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醫養康護一體化,解養老難題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院長楊震生(電子屏左下),全國人大代表、邯鄲市廣平縣南陽堡鎮鄉村醫生劉貴芳(電子屏右下)通過河北新聞網直播間電子屏進行視頻連線,圍繞養老相關話題在線交流。河北新聞網記者 趙新宇攝
河北日報訊(張靈、馬南)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化城鄉養老服務供給,支持社會力量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潔、康復護理等服務,鼓勵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推動老齡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引起代表委員關注。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院長楊震生,全國人大代表、邯鄲市廣平縣南陽堡鎮鄉村醫生劉貴芳通過視頻連線,做客河北新聞網2022云通兩會直播間,就養老話題在線交流。
補短板,讓養老服務更完善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占總人口的18.70%。他們的需求不能被忽視。劉貴芳代表認為,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應該加速。
我國人口老齡化還伴隨著家庭空巢化、獨居化、小型化、少子化,需要長期照護的老年人比例不斷攀升,對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和供給結構將帶來深刻影響。楊震生代表表示。
兩位代表認為,當前我國養老服務在資金投入、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困難和短板。
楊震生代表認為,要解決資金問題,一方面需要增加各級政府資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資金投入機制,創新籌資模式,拓寬投資渠道,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籌資。而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要加強服務人員醫技和思想培訓,制定行業服務標準,讓養老服務更加職業化專業化。
劉貴芳代表建議,對養老企業設置的醫療機構,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減輕老年人負擔。
求合力,整合醫養康護資源
作為鄉村醫生,劉貴芳代表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受經濟因素、傳統養老理念的影響,老年人更期望在熟悉的居家和環境中生活,居家和社區養老仍是主流養老方向。
然而,目前很多居家和社區養老仍發展滯后。很多社區醫護服務在服務內容、質量上和老年人需求差距較大,出現供求失衡的情況。劉貴芳代表說,雖然我國人均預期壽命不斷提升,但還存在患病比例高、帶病生存等問題,醫療康護服務對于老年人非常重要。
要提高患病老人的生活質量,醫養結合是個好辦法。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采用了醫養康護一體化的方式,將現有的醫療衛生資源和養老資源進行整合,滿足老年人疾病治療、健康護理、康復訓練、臨終關懷等方面的需求。楊震生代表認為,這種模式也可以應用到居家和社區養老,整合醫養康護資源,使醫療康護服務進家門、進社區,從而有效提供專業化和個性化的長期照護需求。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系列扶持政策推進醫養結合。劉貴芳代表說,目前衛健委、民政局等部門雖然承擔了醫養結合的部分職能,但在如何形成合力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本文標題:云通兩會|醫養康護一體化,解養老難題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1836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