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確立了我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基礎制度框架。《意見》明確,個人養老金參加人可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
同日,證監會表示,將抓緊制定出臺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配套規則制度。證監會表示,《意見》有助于加快構建養老金、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協同發展的新發展格局。資本市場將助力養老金分享實體經濟發展成果,促進實現養老金長期保值增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養老金具有長期性、規范性和規模性,通過積極投資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長期穩定的發展資金。
每年千億元增量資金可期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個人養老金可投資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對股市和債市都能起到良好的互動、支撐和穩定作用,有利于資本市場良性發展。同時,通過投資可擴大投資收益,緩解養老困境,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解決實體企業融資困境。
在投資方面,《意見》規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的金融產品,參加人可自主選擇。
下一步,證監會將加快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各項措施落地,抓緊制定出臺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配套規則制度,完善基礎設施平臺建設,優化中長期資金入市環境;持續加強機構和從業人員監管力度,提升管理人管理能力和規范化運作水平,強化投資者保護,保障養老金投資運作安全規范,促進個人養老金高質量發展。證監會表示。
個人養老金可投資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對于個人而言,產品更加多樣化,所選投資標的兼顧安全性與盈利性,可以滿足不同的理財需求;對于市場而言,能夠增加市場主體參與度,促使各類金融機構良性競爭,同時還能夠為市場帶來一部分長期資金供給。香港中睿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徐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證資金的安全性,要加強對公募機構從業人員的監管力度,同時要對投資者做好風險測評工作,不滿足條件的不允許進行公募產品投資。
個人養老金是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的重要資金來源,未來隨著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不斷完善,增量資金會不斷擴大,每年千億元增量資金可期。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表示,目前,居民儲蓄存款近100萬億元,其中大多數是短期存款,如果改為持有個人養老金產品,可逐漸將這些短期資金轉為長期資本。
張依群表示,長遠來看,個人養老金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政策出臺后,作為個人財富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其將迅速帶動更多增量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對拓展投資渠道、維護金融穩定具有巨大意義。
養老保險體系日臻完善
目前,我國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但第三支柱發展規范程度較低,特別是個人養老金制度不夠完善,居民缺乏獲得穩定和充足收益的養老金投資渠道。
張盈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進一步健全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有利于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個人養老金是個人資金以養老保險形式進行長期投資理財獲得增值收益的重要方式。因此,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最重要的是保證個人養老金運營安全和風險防控,實現安全與收益的最佳平衡。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于參加者資格及繳費標準,《意見》規定,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
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這是制度的統一,更是制度的公平。在繳費方式和繳費標準上,充分體現了個人養老金制度的低門檻、低成本及普惠性。
稅收優惠政策值得期待
稅收政策方面,《意見》表示,國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并依規領取個人養老金。對此,專家建議,加大稅收優惠力度增強吸引力。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白彥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激勵,既可以提高居民退休之后的養老水平,也可以化解我國老齡化壓力加大背景下的系統性風險。
對于養老保險,稅收優惠政策通常采取的是EET模式(E代表免稅,T代表征稅),即在居民即期繳存階段給予免稅優惠,對投資收益同樣給予免稅優惠,而在領取養老金環節再課稅。白彥鋒表示,這將使得納稅人可以獲得長繳多得的時間價值。此外,居民退休后總收入水平相對降低,即使課稅稅負水平也較低,可以使居民從全生命周期獲得稅收實惠。
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從海外成熟市場發展規律來看,稅收優惠+個人賬戶是第三支柱發展普遍采用的制度設計,稅收優惠政策有助于提振消費者投保意愿,后續有關個人養老金的稅收優惠政策會盡快出臺以刺激繳費需求。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稅收優惠方面,建議制定適當的稅前扣除標準,領取時可以部分免稅,剩余部分按一定比例征收。
張盈華建議提高個人賬戶的靈活性,在有限額度和嚴格條件下,例如重大疾病、購買首套住房、必要的教育、家庭變故應急等方面,允許提前支出,并對歸還和補稅等作出具體規定。
(責任編輯:朱赫)本文標題: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部分居民儲蓄有望轉為股市長線資金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1723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