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健康養老集團:
高舉三面旗幟 領跑養老產業
——專訪中國誠通副總經理,
中國健康養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躍
文·本刊記者 劉青山《國資報告》雜志2022年第3期
2000年邁入老齡化社會以來,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年加深。2021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2673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8.9%。人社部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當前,我國老齡人口規模大、老齡化速度快、養老事業城鄉發展不平衡。黨中央已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加快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完善我國養老保障制度,任務緊迫、勢在必行。
國家有需求,民眾有期盼,央企挑重擔。
2017年1月,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誠通)為完成好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改革相關工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組建了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組建以來,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積極探索質量有保證、價格可負擔、企業可持續的普惠養老發展模式,對推動我國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起到了中央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
中國誠通副總經理,中國健康養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躍表示,中國健康養老集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探索應對中國老齡化的有效路徑,致力打造培訓療養機構脫鉤整合的旗幟、發展普惠養老的旗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旗幟,努力成為中國健康養老產業領跑者。
《國資報告》:據我所知,組建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的初衷,是為了接收、改造、盤活存量的培訓療養機構。五年來,中國健康養老集團在這方面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朱躍: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改革是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早在2014年,中國誠通就意識到培訓療養機構改革的重大意義,決定要充分發揮在資產經營與培育孵化新興產業等方面的優勢,組織力量進行研究,相關成果得到了有關部委的高度肯定。2016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撤銷、脫鉤的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統一劃轉至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由符合條件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組建跨區域跨領域的健康養老產業集團。同年12月,國務院國資委和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聯合工作組確定中國健康養老集團作為承擔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資產接收及轉型發展養老的專項平臺。
這項任務為什么交給中國誠通?因為改革機構歷史遺留問題多,情況復雜,涉及產權劃轉、土地權證、消防隱患、老舊物業改造和人員安置等問題。2005年起,中國誠通就是國資委確立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在承接處置其他央企各類資產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些年來,中國誠通盤活了不少原本遇到困難的資產,在助推央企改革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訓療養機構改革工作開展以來,中國健康養老集團針對改革接收和轉型全過程涉及的各環節都進行了有益探索,在人員安置、老舊物業改造、遺留問題處理、報批報建、成本控制、質量管控等相關難點、堵點和重點環節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建立了中央和國家機關撤銷、脫鉤的數百家培訓療養機構批量劃轉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的改革實施路徑。截至目前,中國健康養老集團已經獲批復劃轉63家,完成接收37家,12家已轉型為養老服務機構并開業。
《國資報告》:整體來看,當前中國養老產業的發展落后于老齡化的趨勢,也落后于老齡人口的市場需求。在此形勢下,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成員企業,中國健康養老集團在發展養老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朱躍:中國健康養老集團作為以普惠養老為主責主業的中央企業,成立之初就將自身定位為服務國家戰略的執行者、養老產業經營模式的探索者、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產業結構調整的推動者,充分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功能優勢與中央企業優勢,探索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中國模式。
為老人配戴智能設備
目前,中國健康養老集團已布局北京、沈陽、武漢、秦皇島等全國8省11市,規模化打造上百個社區養老服務網點,在營床位達3000多張,在建床位1萬多張,是全國入選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項目最多的企業,在整個普惠養老市場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我們積極發揮康養產業研究能力,參與國家養老政策及行業標準制定,助推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2016年根據中財辦的委托,我們高水平完成了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的課題研究。在參與培訓療養機構改革相關工作過程中,我們創新性提出先接后交的工作模式,被寫進十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推進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為養老服務設施的實施意見》。
《國資報告》:中國健康養老集團如何建立質量有保障、價格可承受、企業可持續的普惠養老發展模式,滿足廣大工薪階層的普惠養老服務需求?
朱躍:在質量有保證方面,我們建立了完善、先進的企業質量管控體系,在設施、服務、人員、客戶、定價、籌開、質量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制定標準1200余項。同時,對所屬80余個普惠養老機構進行連鎖化管理,通過管品牌、管客戶、管標準、管質量、管老人權益,確保老人享受到高品質的普惠養老服務,努力打造老年人信賴的健康養老品牌。另外,我們積極開展老化預防、防跌倒、老年人能力評估、老年健康管理等基礎前沿學科研究,增加服務的高附加值,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醫養、康養融合服務。
在價格可承受方面,只有努力降低成本,才能確保提供廣大工薪階層支付能力可承受的普惠養老服務。企業主動降本增效的關鍵在于物業成本、改造成本和人工成本。首先是物業成本,充分依托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資產經營優勢,有效利用盤活包括培訓療養機構在內的全社會適合轉型發展養老的閑置資產以及存量土地,既盤活了閑置資產又解決了養老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物業難、物業貴問題,通過存量資產的充分利用,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有效節省了土地、房產等重資產投入成本。其次是改造成本,與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等積極籌劃建立適老產業供應鏈平臺,通過加強適老化設計和改造,以及適老設備設施、老年輔具用具等的集中采購;與中國建科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推動裝配式內裝技術在康養建筑中的應用等工作,規模化降低適老化改造成本。最后是人工成本,要確保服務質量,床護比和人員工資是剛性的,只有通過精細化、標準化管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用工的邊際成本。
在企業可持續方面,我們認為,如果企業長期虧損,普惠養老服務供給將不可持續;如果追求高利潤,那么就會增加老百姓的負擔。國有企業發展普惠養老的優勢就在于能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發展普惠養老能夠做到企業可持續得益于多方面的支持:首先,發展健康養老產業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的職責使命、主責主業,國務院國資委以及中國誠通為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提供了經營范圍、政策扶持、資源傾斜、考核評價、投資管理等方面支持。其次,積極協調地方政府支持。例如中康養沈陽公司,獲得新增政府補貼1700萬元以上,覆蓋項目90%的投資。最后,各界都很關注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持續給予各方面的指導,幫助中國健康養老集團建立可持續的普惠養老發展模式。
《國資報告》:2021年,中國誠通聯合國藥集團、中國鐵建和大家保險組建中康養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康投公司)的主要考慮是什么?中國健康養老集團在與社會資本合作方面的想法是怎樣的?
朱躍:中康投公司是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的投資平臺,四家股東分別是養老資產、開發建設、養老保險、醫療健康等產業鏈細分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企業,具有整合優質社會資源、有效利用培訓療養機構的優勢和高質量轉型發展康養產業的共同戰略目標。中康投公司將以推動培訓療養機構等閑置資產盤活利用、轉型發展普惠性養老為核心,重點投資布局醫養結合、康養旅居、康復保健、養老社區等服務設施的開發、建設、改造及運營。通過推動資源互補和生態協同,打造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康養投資品牌,打造千億元級的康養投資生態圈。
養老產業必然要走規模化、連鎖化、信息化的發展道路,必然會產生鏈主。作為以養老為主業的央企,中國健康養老集團責無旁貸。我們將堅持共建共享發展理念,廣泛利用社會資源,在康養、醫養產業鏈、生態鏈、價值鏈構建中發揮主導作用,引導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合作者參與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真正成為健康養老產業鏈的鏈長鏈主——即使我們做不到,也會有別的企業取而代之。現在看,在與社會資本合作方面,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的探索有了一定成果。比如在項目建設運營方面,我們創建了自建共營共建共營他建他營等九宮格合作模式,通過與綠康醫養、九如城等國內知名民營養老運營商合資合作,提升項目專業運營能力;與國藥、光大等中央企業分工協作,建立我方投資、合作方運營的央企合作范式;與北戴河區域平臺公司開展央地聯動合作,合力推動區域養老項目統籌運作、整體發展。
下一步,中國健康養老集團將進一步整合全社會優質資源,在已經建立的不動產、物業等改革資產、閑置資產的專業管理平臺健康養老銀發經濟的投融資平臺普惠養老標準化服務的運營管理平臺基礎上,繼續打造養老功能與醫療功能融合發展的醫養結合平臺規范化高水平的客戶管理平臺連接政府、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業務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平臺共性、公益性的適老產業服務與產品供應鏈平臺,通過七大平臺的協同發力,構建形成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養老產業發展體系養老資源管理體系等三大業務體系,全面打造健康養老價值鏈、生態圈,助推我國健康養老事業與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資報告》:日前,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給中國養老產業乃至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的發展將帶來哪些機遇?今年乃至十四五時期,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的發展目標是怎樣的?
朱躍: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養老服務體系,夯實共同富裕的民生基礎,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等重要文件,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健康養老工作的重視,也描繪了我國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的嶄新藍圖,標志著我國健康養老發展進入新時代。這對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的發展意義重大。我們將搶抓機遇,錨定目標,提升能力,開創公司全面發展新局面。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按照改革要求完成300家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資產的接收、盤活和轉型發展養老服務設施的任務,通過培訓療養機構更大規模、更快速度、更優質量的接收和轉型發展,在推進改革中有效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功能作用。我們將力爭通過整合培訓療養機構等全社會適合轉型發展健康養老產業的土地、房產等物業類資產,構建國內最大的康養資產池,通過集中管理、優化配置、業務嫁接,實現改革資產利用最大化、資源配置最優化以及社會經濟效益示范化。
我們力爭十四五期間,在全國主要城市落地普惠養老項目,各類普惠養老床位達到5萬張以上,建立全周期、全方位、全齡段的養老服務和產品體系。另一方面,圍繞滿足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搶抓十四五期間銀發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在適老化改造、標準制定、模式創新、人才開發等方面發揮示范作用,在健康管理、老年病研究、老年人能力評估、老化預防、抗衰老等基礎領域發揮引領作用,在醫養結合、康養融合、智慧養老、適老產品等新業態培育方面發揮創新作用,在養老金融、適老產業、智慧養老等上下游領域發力,真正成為健康養老產業鏈的鏈長鏈主,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中彰顯中央企業新作為。
來源:國資報告
本文標題:專訪中國健康養老集團董事長朱躍:高舉三面旗幟,領跑養老產業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1663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