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工作部署,積極探索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引導轄區養老服務機構提升造血能力,有效破解養老服務單純依靠政府投入、自身造血能力弱等問題。北海市的做法和經驗獲民政部、財政部評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優秀案例,是廣西唯一入選的設區市。
堅持政府主導,完善服務體系
一是建立聯動機制。出臺《北海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建立民政、人社、衛健、殘聯、市場監管等多部門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探索網格化管理模式,依托鄉鎮(街道)社工站,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社會慈善,網格員、志愿者等資源,實現一盤棋統籌。二是明確服務評價標準。制定《北海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服務評價標準》,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標準,逐步統一試點區域內的服務內容、服務對象、服務頻次和服務價格等內容,并建立服務滿意度測評依據。三是嚴把準入關口。抓住服務機構這一關鍵要素,在購買服務前開展細致調研和摸底,全面掌握市內服務機構承接能力、服務隊伍和工作制度,對有意愿進入北海市養老服務市場的企業和機構進行科學的綜合考量。
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資源配置
針對養老服務供需匹配難問題,分區域劃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采購,海城區由本地服務機構承接,銀海區由引進的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承接,保障服務市場公平競爭。推行公建民營和民辦公助兩種模式,支持養老機構向居家和社區養老拓展有償或低償養老服務內容,緩解機構收益低、成本高、嚴重依靠政府補貼等問題。支持基層醫療機構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康復指導、慢病管理和家庭醫生等服務,破解養老的地方不看病,看病的地方不養老難題,增加醫療機構額外收入的同時推動康養醫養功能深入融合。搭建北海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免費為北海市戶籍的特定老年群體提供具有健康監測、應急救援功能的智能設備,建立服務菜單、服務規范流程、服務評價機制和回訪制度,有效解決居家養老服務不夠規范、智能化不足等問題。
堅持精準服務,提高覆蓋范圍
根據本市農村東西跨度大、村屯分散特點,在老年人口相對密集,交通便利的鄉鎮建設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將一批地域優勢明顯、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農村敬老院發展成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并將服務輻射到周邊自然村。不定期組織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在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社區年活動中心等場所開展心理慰藉、助潔、代辦等服務,形成全托+日托+居家上門全方位的綜合型的養老服務模式。全市建成7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5個鄉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實施1+N運營模式,鼓勵公辦養老機構或四星級以上民辦養老機構運營鄉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運營單位為養老服務中心配備養老護理人員、護理技術等,確保養老服務中心接得住、管得了、服務好,能夠良性循環長期運轉。
本文標題:北海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階段性成效顯著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1597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