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養老儲蓄浮出水面,由四大銀行在五個城市試點,青島在列
時間:2022-10-16 10:26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近日,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那么,什么是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又要如何開展?試點從今年11月20日起開展《通知》明確,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從今年11月20日起開展,試點期限暫定一年。試點階段,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業務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人民幣以內。儲戶在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存款本金上限為50萬元。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表示,下一步將密切跟蹤特定養老儲蓄試點情況。在總結評估試點情況之后,將適時研究推廣試點經驗。根據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的要求,試點銀行應當嚴格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開展業務。落實儲蓄業務和個人賬戶管理相關要求,依法合規辦理特定養老儲蓄業務,不得違規吸收和虛假增加存款。特定養老儲蓄與普通儲蓄有何不同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董希淼表示,與一般的儲蓄存款相比,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具有期限長、品種多、利率高等三個特點。首先是期限長,最低5年,最長20年,契合長期養老目的;其次是品種多,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滿足不同儲戶需求;再次是利率高,略高于大型銀行5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在利率下行周期鎖定較高利率,未來還可能享受稅收優惠。特定養老儲蓄將如何滿足多樣化需求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此前曾介紹,特定養老儲蓄業務兼顧普惠性和養老性,產品期限長、收益穩定,本息有保障,可滿足低風險偏好居民的養老需求。董希淼表示,我國目前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發展不充分、不均衡,對第一支柱即基本養老保險依賴程度較高,第二支柱即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發展緩慢,第三支柱即商業養老保障剛剛起步。因此,加快養老領域金融產品創新,發揮第三支柱養老保障的補充作用,將更好地為養老領域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進而使我國養老保障體系更加完善。此次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基于我國公眾儲蓄偏好來創新產品和服務,有助于進一步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與養老理財產品、養老保險產品和養老基金產品等協同發力,更好地滿足公眾對第三支柱養老保障的多方位需求。下一步,應該繼續豐富養老儲蓄產品,優化期限結構。還可以采取一些臨時流動性支持措施,如遇到儲戶生病等情況提供部分提前支取以及存單質押等服務,以更好地滿足廣大用戶多元化需求。本報綜合報道 特定養老儲蓄試點來了◆試點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試點城市:合肥、廣州、成都、西安、青島◆試點期限:暫定一年◆試點養老儲蓄產品種類: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試點養老儲蓄產品期限:5年、10年、15年、20年◆試點利率:各銀行自己定,略高于大型銀行5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在利率下行周期鎖定較高利率,未來還可能享受稅收優惠。預計能達到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