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智慧養老平臺(物業+養老服務綜合管理平臺)
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余壽中有2/3時間處于帶病生存狀態。60歲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人?!?-2-1”型家庭結構,2個中青年要贍養4個老人,1至2個孩子,子女壓力大陪伴少?!翱粘布彝ァ北壤堰_49.7%。
1、家庭養老功能日益弱化,養老服務需求高漲
子女陪伴的減少,讓家庭養老也日益弱化。老人對生活服務、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有強烈的需求,需要更多的悉心照料以及專業的護理服務,老年人有兩怕:一怕失能、半失能、空巢,二怕生病。家庭養老無法滿足老人各種各樣現實的養老服務需求。
2、養老機構床位配比較低,空床率卻很高
我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27.5張,同比增長10%。但基層養老院條件有限,醫療資源缺乏,護理措施不到位,就醫不方便,導致養老院實際床位空置率達到48%左右。養老機構發展滯后,存在著服務能力不足、專業護理人員缺乏以、難于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問題。
3、物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具有天然優勢
物業企業發展養老服務,有著較好的基礎支撐。當前,不少城市小區物業服務覆蓋率已超過80%,本身就構成了一張龐大的服務網絡,很多服務都可以以此為載體展開,且其中也包括一些淺層次的老年服務。但很多物業企業受限于政策和資源問題,并未進入養老產業領域。
1、國家政策
2020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意見提出,要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2、物業企業發展養老服務的意義
政策已下達。
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可按規定享受有關扶持和優惠政策
物業服務企業更貼近的物理距離
與社區老人的高頻接觸及多年在服務領域積累的經驗使物業進入社區養老領域具有先天優勢。如意見要求,鼓勵物業企業因地制宜地開辦小區老年餐桌,提供送餐上門服務。這類服務對物業企業來說,“轉軌”成本較低,可提供更到位、更便利、需求響應更快、效率更高的各類助老與照護服務。
物業企業也有著開拓增量服務的動力
像意見中就明確,鼓勵物業企業與房地產開發企業協商,將開發企業自持的房屋改造為養老服務用房等,對一些開發商自持物業小區來說可行性相當高。能大大提高養老服務資源整合、基礎設施改造等方面的效率。也相對降低物業企業的管理和運營成本,讓物業企業開拓新市場,有助于傳統物業的轉型升級。 北京思杰佳通專注智慧養老系統研發,提供專業的智能養老平臺包括居家養老、民政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家庭醫生、醫養結合等智慧管理平臺,智能養老設備合作對接。
本文標題:機構智慧養老平臺「物業+養老服務綜合管理平臺」
本文出處:http://www.818894.cn/news/news-dongtai/1338.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